【新春走基层】棉花村里看脱贫——一个仫佬族山村的别样年味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来源:新华网2020-01-27 10:46:00|网络编辑:杨琪玉

  新华社南宁1月26日电 题:棉花村里看脱贫——一个仫佬族山村的别样年味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陈一帆

  春节期间,傍晚时分,笼罩在朦胧烟雨中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深洞屯,家家户户炊烟升起,年味浓厚。村民吴俊毅家拆掉旧房重建的两层民宿酒店刚建成不久,门口挂上了喜庆的小红灯笼。

  “今年要多存一些钱,好好装修一番。”吴俊毅说起自己的新年愿望,语气中充满期盼。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久居深山,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村民,很难想到自己今天能在家门口当上小老板。

  棉花村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人口以仫佬族为主,是广西“十三五”期间确定的贫困村。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通,与外界交流少,这里的群众仍保持着仫佬族传统的生活习惯,砖瓦结构的特色民居也保存得较为完整。

  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棉花村的变化明显。23个屯陆续通上了路,村民们通过移民搬迁或危房改造有了稳固住房,安全饮水得到彻底解决……2018年10月,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的建成运行,更使棉花村完成了从贫困村到“网红村”的蜕变。

  走进棉花村深洞屯,村民自住房、民宿、农家乐等30多座以泥巴作为外立面的仫佬族民居分布在山谷之中,旅游指示牌、太阳能路灯、登山步道、高空吊桥、悬崖泳池等设施齐全,周围还保留着菜地、玉米地、葡萄架等。既保留了民族村寨的古朴,又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广西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桢说,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以天坑奇观、仫佬族文化为核心,将旅游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到公司,可从景点门票收入中按一定比例获得分红。村民可以在景区内开设农家乐、民宿以及销售土特产等,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市场推广。景区内的工作岗位也优先招聘本地的贫困户。

  2018年景区开业时,吴俊毅首先将自己60多平方米的一层土砖房改造成小餐馆,主打农家特色菜肴。旅游旺季的时候,一晚上可接待散客10余人,一年可获得1万多元收入。此外,吴俊毅还种有20多亩山野葡萄,加工成葡萄酒卖给游客,一年可获得收入1.5万元左右。

  同在深洞屯,今年59岁的村民吴才书,也告别了“连吃粥都困难”的日子,成为景区里的一名保安。他的房门口堆满了水泥、石砖等建筑材料,去年8月开始,他拆掉了旧房子,建了一栋3层的房子,打算做一个民宿酒店。

  “以前靠种点玉米和外出打零工过活,日子十分紧巴。”吴才书说,如今,他有了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能获得收入2200多元。

  据了解,景区开业一年多来,共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群众累计获得土地租金、分红等收益360多万,辐射带动周边280多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