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河流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虽然它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不到1%,却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球万物,哺育了伟大古老的文明。“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世界上90%的城市都是依托江河湖海而建,从规划角度看,水资源存量确实是确定人口和面积的基础指标。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水资源不仅匮乏,而且污染严重,201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大量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出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十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河流保护,2016年,中央为长江治理开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9年,中央又提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时,全国通过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江河保护修复,加大生态效益补偿财政投入等措施,河流得到有效保护。
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全面推行河长制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水利部印发《关于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河长制任务细化实化。2019年,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的指导意见》,对河长湖长“干什么”“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提出明确要求,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每条河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此,生态环境部启动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这也是生态环境部成立以来编制的第一个流域规划。“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鱼和谐”是该《规划》追求的目标任务。
经过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水污染治理已经初见成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也持续改善。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1.7%,劣V类断面为0.6%。1999年至今,黄河干流已实现连续20年无断流。统一调度黄河流域水资源,为国内外解决大江大河断流问题提供了经验。同时黄河年输沙量急剧下降,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相对清澈,黄河变“清”了。
目前,各地以水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水生态破坏以及河湖断流干涸现象较为普遍,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水生态治理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