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从武汉回京满14天解除集中隔离。
时钟拨回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国家卫健委命令,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6家在京委属委管医院派遣医护专家驰援武汉,共同进驻华中科大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此后北京协和医院又三度增援,累计派出186名医疗队队员。这里不仅是抗疫斗争的主战场,还成为基层党组织培养锻炼青年生力军的第一线。
战疫阵前的郑重申请
事后回忆第一次踏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病房时的感觉,崔文博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是“紧张”。
虽然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工作了几年,但是28岁的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烈性传染病。“最多也就是接触流感病毒,戴N95口罩,从来没进行过三级防护。”
疫情出现后,虽然很早就预料到了风险,崔文博还是第一时间报名请缨到武汉:“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他的名字终于如愿出现在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的21人名单上。
第一批队员的工作是异常艰辛的,大家面对一个全新的病房,对制度、流程、环境都不熟悉。崔文博作为重症护理团队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病房流程梳理、防护规范、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中。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完成了协和重症病房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努力把北京协和医院的标准带到武汉。
“在前线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身边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崔文博对记者说。他从酒店借了几张A4纸,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我想成为一名像他们那样为人民奉献的共产党员!”
进驻武汉第二天,北京协和医院就在前线成立了第一临时党支部。他将申请书递交给党组织。
像崔文博一样,在武汉抗疫前线,受到身边党员感召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还有很多。
“疫情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党员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赵华说,“我也希望能够带动身边的朋友。所以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张宏民同样来自重症医学科,援鄂期间他积极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冲在临床第一线,按照身边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张宏民表示:“我郑重提出入党申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尽全力去救治病人,锻炼成长、锤炼党性,用实际行动去带动周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党员的力量。同时我也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一定不辱使命。”
战疫前线的特殊党课
3月6日晚,一堂题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党课在武汉抗疫前线开讲,主讲人是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
“党和人民把抗击疫情的使命交给我们,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定能不负众望、坚持到底!”张抒扬说。
在临时会议室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玉娥仔细聆听着党课。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抗疫前线火线入党的新党员。在思想汇报中,她写道:“作为协和的一员,能参加这样一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深受锻炼和考验,也倍感幸运。”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驰援武汉期间,共有52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0后”申请入党人数占46%,41名队员火线入党。北京协和医院援鄂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正印在总结中写道:“非常激动又看到新鲜的血液加入我们的党组织,抗疫前线是一个检验大家的地方,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与党性,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战疫实践的信念锤炼
从1月26日起,北京协和医院累计共派出186名医疗队队员。自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以来,承担着风险最高、难度最大、任务最为艰巨的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共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109人。
完成救治任务,殊为不易。
“最开始时重症病房32张床位一直是满的,到后面收治率维持在60%左右,住不满人了,意味着疫情在逐渐好转。”赵华说。
在驻地送别现场,市民、志愿者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感恩之情。前往机场的路上,汽车鸣笛致敬,百姓夹道相送,红旗鲜艳招展,标语情真意切。
与大年初二抵达时的清冷萧索不同,离去时的武汉已经按下重启键,马路也日渐繁忙。“刚来的时候是晚上,街上空无一人,临走前几天去上班都堵车了。”崔文博说,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还会回来看看的。”
来时风雪交加,归去春暖花开。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勇担使命、冲锋在前,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条生命,为国家锻炼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传染病重症救治青年突击队、尖刀营。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王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