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上的生命守护者
■朱姝璇
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并迅速进逼广州。面对危急形势,东江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挺身而出,逐渐成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主力,并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在东江纵队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的峥嵘岁月中,东江纵队医务队克服艰难险阻,舍生忘死,为东江纵队指战员们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从简单分散到初具规模
日军入侵广东后,东江纵队的前身——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迎着熊熊抗日烈焰相继诞生。1939年4月,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国民党第4战区第4游击纵队直辖第2游击大队(简称第2大队);5月,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编为国民党第4战区第3游击纵队新编游击大队(简称新编大队)。东江抗日武装的建立,吸引了由内地、香港和南洋赶来的大批爱国青年,其中不乏医务人员。新编大队分配到2名男医生和10余名女医务人员,遂建立了医务所;第2大队也分配到数名女医务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救护工作。1940年9月,第2大队和新编大队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3月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这支部队回师东宝惠敌后战场后,又陆续增补了10余名医务人员,次年在东莞大岭山的瓮窑村、宝安的白石龙村修建了医务所。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中共香港组织动员在九龙广华医院工作的冯慕贞、江培荃等5名护士,携带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返回东江敌后,加入游击队。各部队遂在宝安沙梨园、东莞瓮窑、惠阳竹坑等地建立了医务所或医院。1943年12月,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后,各支队和大队均设有卫生机构。随着一批医学专业人员的加入,东江纵队的医疗骨干力量得到充实,原先分散、简单的医疗机构也逐步得以健全。1945年5月,东江纵队在罗浮山创办了一所较大的医院,能接纳伤病员100余人。
边学边练与集中培训
在紧张的作战过程中,尽管医务人员十分有限,但东江纵队仍以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养和锤炼。
东江纵队始终处于日伪顽军的严密包围、封锁中,作战条件极为恶劣,战斗任务异常繁重,因此对于部分未来得及培训便参军作战的医务人员,只得以传、帮、带的方式,边作战边学习医务知识和技能。例如,港九大队的医务人员中,除个别受过护士专业教育外,其余都是来自香港或大陆农村的十六七岁的年轻战士,不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更未接触过医务知识,只能边学边练。
东江纵队非常重视对新入队医务人员的集中训练。如从香港动员的女医务人员加入游击队后,立即被编入女子中队进行集训,重点提高其军政素质。军事课主要讲授行军注意事项、战场救护方法、队列操练等;政治课主要普及全国抗战形势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强纪律教育。
到全国抗战后期,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东江纵队开始以创办培训班的形式,成批次地培养专业的医务人员。东江纵队司令部在土洋、洋坑、王母、罗浮山等地举办了4期卫生员训练班,学员均是由各支队选送而来的女青年,由专业医生任教员,共培训卫生人员130余人。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疟疾、感冒等常见疾病的防治,战场救护和连队卫生管理等。学员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后,大多被分配到连队当卫生员,极大增强了基层部队的医务力量。
艰难支撑
由于长期进行分散的游击作战,物资给养匮乏,东江纵队缺少稳定的医疗后方,经常处于医疗条件简陋、医务人员奇缺的窘境。在频繁作战中,常常是部队打到哪里,医务人员就带着伤病员转移到哪里,当地的茅屋、柴房、祠堂及寺庙等,铺上门板或稻草就变成简易病房。一些重伤员无法转移时,医务人员就带着他们转入偏僻山区,以山洞、炭窑为病房,再拿树叶铺成床,用茅草编成被子。
药品、医疗器械的严重匮乏,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虽然部队从战斗缴获和群众捐赠中获得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有时也可以通过地下关系到国民党统治区购买,但数量都极为有限。东江纵队连队卫生员的药箱里通常只装有几支止血针和止痛针、少许棉花敷料、注射器、消毒剂、常用药和清洗伤口用的口盅。
为克服缺医少药的困难,医务人员采用土偏方和中草药防治常见疾病,收到较好效果。同时,他们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或寻找代替品。如用瓦罐代替消毒锅、削尖的竹片代替镊子或探针、消过毒的石头片代替止血带、捣烂的生姜代替消炎药、香蕉麻代替绷带等。东江纵队第4支队医疗队就曾用高温煮沸的剃头刀代替手术刀,成功取出伤员肩胛骨中的子弹。虽然条件艰苦,但医务人员一直重视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发生伤员因消毒不当而伤口感染化脓的情况。
枪林弹雨中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最崇高的职责。在行军作战途中,医务人员为更好地照顾伤病员,总是替伤病员扛枪支、背包袱,并主动搀扶、照顾伤病员一起翻山越岭、涉水趟河。到达宿营地后,战士们都躺下休息了,医务人员仍要忙个不停,或到各班排查看病号,或为病号煎药煮饭。当伤病员衣被单薄时,医务人员便将自己的衣服、被单、毡子等盖在他们身上。当给养断绝时,医务人员便将仅有的野菜米粥先拿给伤病员吃,并想方设法摘野果、挖野菜、捡鸟蛋、捉石蛤、捕鱼虾,给伤病员补充营养。
战场救护更要经受血与火的考验。全国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多达1400余次。残酷的战斗中,东江纵队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拿起枪杆子与战友并肩杀敌,还要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由此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在战场背着伤员撤退时,被子弹击中腹部仍忍痛背着伤员奔跑,直至昏迷牺牲的卫生队长张漪芝;抢救伤员时脚部、腹部多处中弹,倒地后仍顽强向敌炮楼射击,为主力部队冲锋创造有利时机的卫生员梁通;本已身处安全地带,却为救伤员重返阵地,牺牲后仍一直保持掩护伤员姿势的卫生员陈坚;被捕后慷慨赴义的卫生员莫福娣等。
赢得群众大力支持
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东江纵队医务人员既要参与作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建民兵或妇女队、为伤病员筹粮购药、传送情报等多项任务。她们之所以能以一当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离不开当地群众的鼎力支持。在敌情紧张的形势下,当地群众毫不畏惧,冒着生命危险,主动给医务人员通报敌情、当向导,帮助救助、掩护、疏散伤病员,还将有限的粮食衣物送给医务人员和医务所。
医务人员与当地群众一起上山打柴、下田插秧割稻、喂猪烧饭,主动为群众问诊看病……医务人员每转移到一个地方,就迅速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掩护伤病员,地方民运队队员阿娥姐以走亲戚为掩护,在日军监视下,昼出夜归,穿梭于各村之间,为医务人员和伤病员送饭送水,安排住宿。当日军突然搜村时,梁带娣大娘迅速将伤病员隐蔽到村后草屋的柴草堆中,帮助伤病员度过危险。卫生员江培荃就曾隐蔽在梁大娘家中,以大娘儿媳的身份在村内放哨、侦察敌情,使伤病员及时疏散转移。东江纵队脚步遍及之地,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
医者仁心
在艰难的战争岁月中,这些医务人员在救治伤病的同时,也展现出医者仁心的大爱。当伤病员疼痛难耐时,有的医务人员就和他们对唱山歌,使他们忘记痛苦,振奋精神。当伤病员情绪低落时,有的医务人员就认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扭转悲观情绪。当有的伤病员心情烦躁、乱发脾气时,医务人员不但不埋怨,反而更耐心细致地开导和安慰他们。为了感谢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很多伤病员痊愈返回部队后,把缴获的小手帕、毛巾等捎回送给医务人员。
1942年4月,为协助紧急转移阳台山后方医院的伤病员,时任白石龙医务所所长的张惠文,匆忙背着尚未满月还发着烧的孩子,赶到后方医院。由于时间紧迫,她放下孩子即着手伤病员疏散工作。忙了大半天完成任务后,她才想起还未喂奶吃药的孩子,但等抱起孩子时,孩子的身体早已冰凉。张惠文掩埋了孩子,擦干眼泪,毅然投入新的战斗。还有一位为抢救战友而血洒疆场的卫生员叶丽珍。她背着药箱在战场上连续抢救回5名战士。当背起第6名战士时,她不幸被敌人击中,牺牲时年仅17岁。
至全国抗战胜利前,东江纵队医务人员共有260余人,其中女性有241人,占整个医务队伍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才13岁。这些伟大的白衣战士以非凡的气概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