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特别报道—在总书记指引的小康路上——广西脱贫攻坚百县调研行】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凌云县借助浩坤湖山水自然风光优势,以“景区+村集体+农户”共建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发展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多渠道促增收,走出了一条旅游助脱贫的新路子,让昔日的穷山沟变成“网红”地。
记者来到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一座座山峰紧紧拥着一湖碧水,湖山秀美、水天一色。
可谁又想到,曾经,澄碧河流经浩坤村一带,常常因受阻而成堰塞湖,每年七八月份,玉米刚准备成收,大雨袭来湖水暴涨,往往颗粒无收。浩坤村弄尾屯村民劳可行:“以前我们这里不仅容易发生水灾,大山还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系,我们外出的唯一通道就是‘猪笼洞’,‘猪笼洞’是一个近乎垂直、高70多米的坑洞。”
浩坤湖和“猪笼洞”见证过浩坤村的贫穷,也见证了它的不屈和奋斗。2003年,岩流隧道通车,爬行“猪笼洞”成为历史。2005年,浩坤水库开始修建,2008年建成并下闸蓄水发电,浩坤湖永久成湖。随着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凌云县决定依托浩坤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扶贫,走出一条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脱贫的新路子。
凌云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徐值均:“我们通过推动人力、智慧、资金、技术等资源在浩坤湖聚焦,整合了自治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专项资金、县级财政资金等共8亿元,成功打造成全国4A级景区。”
浩坤湖全国4A级景区的成功打造,带动了周边9个行政村1001户5351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生态旅游逐步成为周边群众脱贫摘帽的支柱产业。浩坤村浩坤屯村民韦立新:“浩坤湖景区旅游扶贫开发了以后,我就从广东辞职回来了,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没有房屋租金的压力,还可以照顾到一家老小,营业额是6万多元。”
截至目前,浩坤湖景区周边206户965人通过土地出租,年人均获利1446元;398户1857人加入合作社发展生态渔业,年人均获利969元。凌云县已经开辟出资源租赁、门票分红、景区就业、资产入股、企业带动、发展产业“六个一”旅游扶贫模式,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凌云县扶贫办主任陈永明:“我们在景区建设过程中,优先吸纳当地贫困群众157人参与景区项目建设务工,人年均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同时我们组织将扶贫移民搬迁的农户原有的房屋、土地还有宅基地交由景区旅投公司经营,获取入股的分红,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记者陶启堂,通讯员任上腾、冯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