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胜利村的“决胜”之路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0-06-11 08:41:46|网络编辑:杨琪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大化:胜利村的“决胜”之路

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胜利村是一个极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93.44%。2019年底,胜利村的贫困发生率已降为36.32%。位于大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的胜利村是如何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决胜之路呢?

当记者走进胜利村弄代屯,脱贫户班勇正在肉牛养殖扶贫车间里给牛准备牧草。班勇以前在外打工,年收入只有2万多元,现在回到屯里的肉牛养殖场养牛,年收入增加不少,“现在有了牛场我们都不用出远门了,直接在这里工作了,一年收入也有3—4万,比之前我们到外面(打工)还要收入高点。”

在过去,路不通,饮水不安全,村民们只能靠种玉米和红薯勉强维持生活,全屯27户148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人均纯收入仅有2000多元。

如何扭转极度贫困的面貌?2018年3月,驻村第一书记王晖到任后发现,弄代屯的水土资源在贫瘠的大山里并不算差,关键要找对产业项目。王晖决定让大伙改种牧草,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肉牛养殖。2018年底,弄代屯建好牛棚;2019年3月引进第一批50头肉牛,村民蒙建祥积极响应到外地学习养牛技术,成为屯里的致富带头人;到2019年底,弄代屯共引进肉牛120头,参与养殖的99户贫困户495人领到了第一批分红。蒙建祥:“(第)一批牛出栏的(有)40多头,得50多万,每一户先分1000块钱给他们。”

随着弄代屯实施牧草饲料本地化供应,加强产业能人技术培训,带动群众由集中养殖向分户散养转变等措施,肉牛养殖场发展顺利,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胜利村第一书记王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群众每一亩地由原来种植玉米变为种植牧草,每亩地的收益从500—600元增加到1700元,已经翻了3番。一头牛的整体收益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扣除下一步的发展资金,我们能够保证每户能够分红3000元以上。”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胜利村还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开展道路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家庭水柜建设,村庄面貌极大改善。今年,粤桂扶贫协作帮扶项目还将给弄代屯捐建一个养牛场,弄代屯的肉牛养殖量将达到220头,整个胜利村的肉牛养殖量将达到320头以上。截至目前,胜利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带动群众发展肉牛、七百弄鸡养殖和旱藕种植加工等集中产业项目9个,为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胜利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晖:“一头牛能够带动一户脱贫,那么我们集中养殖项目在牛这块已经可以带动300户,加上其他的养殖项目,我们今年能实现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产业百分之百覆盖。”

记者手记

胜利村的“决胜”之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极度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僵化,对于现状没有进取发展的意识。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贫困村,胜利村石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然而只要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依靠能人带头,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抓紧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就一定能赢得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记者 彭龙)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