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侗绣绣出侗族妇女脱贫康庄大道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别于2006年、2009年被列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当地侗族妇女用侗绣绣出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当“千名记者一线行”的记者来到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的三江侗绣博物馆时,侗绣绣娘覃培小正和姐妹们在一起忙着刺绣。
覃培小告诉记者,自己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才知道自己从小学会的侗绣手艺可以挣钱。于是她在农闲之余开始刺绣,依靠家里的茶园和刺绣每年的收入达到35000元, 2018年危房改造搬迁后,覃培小脱贫了:“之前绣来都是做衣服用来自己穿的,我们都不懂可以拿去卖钱。2016年,杨甜老师叫我们到这做刺绣,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刺绣可以赚钱。我们自己绣,绣好了拿到侗绣馆卖,这样就可以挣钱。”
覃培小所说的杨甜老师,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杨甜为了让侗绣文化能有一个集中对外展示、传播的平台,前后投入了160万,建起了三江侗绣博物馆。
杨甜告诉记者,原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侗绣这个极具艺术价值的“聚宝盆”依然“养在深闺人未知”。直到相关专家在同乐发现侗绣后进行大力宣传,侗绣才走出大山。杨甜也组织乡里的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依靠侗绣增加收入:“这些年有订单来,要靠绣娘们分绣,让绣娘们尝到甜头,嗅到实惠。我们的侗绣不能忘,更不能丢,祖传下来的东西要传承下去。”
在发现侗绣的经济效益后,同乐苗族乡将侗族刺绣确立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先后成立了侗族刺绣协会、三江传福侗绣有限责任公司、三江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和清花绣坊等侗绣销售、传承平台,开展相关培训,并积极对接销售渠道,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同乐苗族乡乡长胡昌学:“我们同乐苗族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运行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侗族刺绣3000多户,其中贫困户1000多户,通过发展侗族刺绣产业每户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绣娘给记者展示了一条长40厘米,宽7厘米左右的侗绣,她告诉记者,这样一条侗绣,她需要绣10天左右。费时费力的侗绣让不少人对学习这门技艺敬而远之,侗族刺绣一度面临着传承危机。
一方面非遗项目无人可传,另一方面则是被贫困笼罩的侗族群众。当地政府通过引导非遗项目市场化,让侗绣重新焕发活力的同时,也让贫困群众增加了收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侗绣的学习和生产中,我们也相信“非遗+扶贫”道路也将越走越远。
记者 韦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