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高校,广西大学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结合“六破六立”深入推动各项改革事业,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激励教师职工担当作为,以崇学尚教的内涵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
“我们现在发现,很多老师在努力地教,但是很多同学没有真正努力去学,有一部分同学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日前在一场教师座谈会上,来自广西大学各学院的老师针对教学和管理问题各抒己见。
在区内,广西大学虽然总体上是“老大哥”,但对比区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和专业特色和优势不够突出,资源配置统筹不够,“一流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够强。如何争先赶优、弯道超车,实现内涵式发展?学校党委组织召开“困境与出路”研讨会,收集梳理12个方面66个问题、770条建议。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学科建设要求,学校将二级学院由31个优化为25个,构成学科、专业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对标国家标准、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经验,出台了新生晚自习规定、取消补考重修制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广西大学教务处处长邓文:“2019年我们学校有19个专业获得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获批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本科生、研究生录取质量明显提升。”
2019年,全校7798名毕业生中,有约2/3留在广西各行各业成为专业人才;招收新生11130人,有2/3为广西籍考生。
聚焦教学科研主业,明确教学工作量,广西大学成立教学督导团,通过听课、检查、调研等活动,找问题提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实行科研成果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的政策,破解科研转化落地难的瓶颈。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覃程荣:“鼓励老师以技术的方式加入到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中去,在企业获得应用获得效益后,再用使用许可的方式,把我们的成果体现出来。我们去年一次性转让这方面的成果达到700万元,创下了学校单项成果转让的记录。”
随着改革深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学校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比例越来越高,组建了60多人的农技推广专业队伍,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校地合作处处长黄祖强:“2018年广西大学成果转化金额仅有400万元,2019年达到了1628万元,说明我们的措施取得了成效。下一步我们加强高质量专利的布局,推进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加强重点科研团队的跟踪服务,进一步打造产学研用创新链的机制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聚焦一流人才培养,设计新的培养方案。广西大学用近一年时间,形成了学科升档、学位升博、学园升级、学校升位的“百年目标,三步实施”的第二步发展目标的任务。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跃宇表示,下一步广西大学将继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在这样一个治理架构里,我们怎样处理好各个方面的权益,在追求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广西大学的未来发展能够实现国家和自治区对广西大学发展定位的要求。”
(记者 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