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上思县:因学致贫志不贫 自食其力拔穷根
防城港市上思县易和村贫困户陆牮禧由于三个孩子相继上大学,夫妻二人没有技术,一家人的开支只能靠务工和种植农作物来支撑,成为了该村典型的“因学致贫”贫困家庭。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一家自食其力,短短四年时间,从因学致贫走上了全家年收入近20万的致富道路。
在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栋崭新的楼房,房间宽敞明亮,电视、冰箱等家电齐全,这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牮禧家。陆牮禧五年前通过政府补贴,获得一万多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金,原本的小瓦房变成了现在95平米的小平房。
陆牮禧一家5口人,2014年开始有3个儿子先后考进大学,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但初中毕业的陆牮禧,却坚定信念,自己再苦再累也要送孩子上大学:“再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让我小孩失学,读书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后他们的命运会好一点。”
同时送三个孩子上大学,光靠说可不行。那几年,陆牮禧夫妇卯足了劲劳作,除了种植30亩甘蔗,有空余时间就外出务工赚钱。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第一书记钟懋雪:“他们每天天一亮,两夫妻就起床给甘蔗施肥喷药,然后就出去务工了。老公去县城做建筑工,反正什么能挣钱的工他们都做。”
与此同时,村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及时将“雨露计划”等教育补助政策落实到位,终于,2016年陆牮禧一家成功脱贫。三年前,大儿子顺利毕业,两年前,二儿子、三儿子也相继毕业。如今,陆牮禧的儿子走上工作岗位,全家从2万年收入到20万年收入。儿子参加工作以后买了电视机,并有计划接父母一同到城市生活,这让陆牮禧十分感动。
记者:“你那几个孩子,参加工作以后,给你送了一份礼物是吗?”
陆牮禧:“他们几个兄弟买了电视,就是他们的工资攒出来买的。”
记者:“看到电视的时候什么心情?”
陆牮禧:“看到电视想,我的小孩也懂得一点点回报了,让自己的爸妈也有得享受。”
现在陆牮禧一家生活由贫转好,“读书改变面貌、勤奋才能致富”的观念在易和村逐渐传播开来,激励着村里的贫困户和贫困学子积极向上。据统计,易和村6至16周岁412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并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就读中职学校以上获得雨露计划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3人,全村没有失学辍学现象。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第一书记钟懋雪:“贫困户的小孩里,相继有13户小孩考上中职和大学,有些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所以我们村觉得这个扶贫政策非常深入人心,贫困户也实实在在有获得感。”
记者手记:
因学致贫到因学致富这一先进事例在易和村家喻户晓。在我看来,知识改变命运是一方面,自身努力更是重要因素。陆牮禧夫妇自强不息,努力摆脱贫困,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孩子刻苦学习,相继考上了大学,奔向幸福新生活。每一个脱贫成效显著、内生动力充足、奋发向上的脱贫典型人物背后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领,更离不开他们自己的脱贫“心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释放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达到全面小康、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
(记者 甘智锐,通讯员 韦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