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啃脱贫“硬石头” 向胜利发起总攻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0-07-09 09:09:06|网络编辑:孟宪静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大化瑶族自治县:啃脱贫“硬石头” 向胜利发起总攻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2015年以来,大化各族人民以战天斗地的勇气和魄力向贫困宣战,书写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丽诗篇。近日,“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深入大化,零距离见证和感受了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啃扶贫“硬石头”,补齐最后短板,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化贡川乡清坡村七百弄鸡养殖场,当地村民正在商量给“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七百弄鸡进行科学喂养。养殖场创新“集中联养”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散养缺资金、没场地、技术弱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让大化七百弄鸡飞出了大瑶山,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榜单。现在,贫困户蓝克文到鸡场务工,一天有70块钱工资,加上年底分红,他对脱贫越来越有信心了:“一年加上分红可能有2万多这样,有了这个养鸡场就有收入,今年脱贫没问题了。”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是山多地少的大化脱贫路上啃下的首个“硬石头”,通过因地制宜推行“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肉鸡、肉羊、肉牛、桑蚕养殖和沃柑等扶贫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大化瑶族自治县副县长王丹华:“通过推行‘四联五统’,破解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通过实行贫困户的联建联养,既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到县城后没有土地发展产业的问题,又破解了贫困户养殖技术落后、防疫能力差、产品回收难的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短板成为脱贫路上的拦路石。2016年以来,大化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严格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共投入3亿多元,建设家庭水柜9700多座,解决了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整合资金8亿多元,建设屯级路1500公里,总里程达到2300多公里,解决了近31万人行路难问题。

上合村第一书记梁鹏:“这几年通过精准扶贫解决饮水安全,发展有产业了,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2015年底的2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3900元,我们村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的任务。”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化达吽小镇熙熙攘攘,烤鱼、糯米饭、辣炒螺蛳等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古江安置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覃庆妹熟练地制作家乡特色小吃“贡川油馍”,刚出锅的炸油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一个月前,覃庆妹在达吽小镇申请了免费摊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覃庆妹:“政府有这个机会来给我们来这里摆摊,又有补贴,这里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小孩,又有收入,现在不用跑去广东打工了。”

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大化看准了城镇化和特色美食小镇建设这个突破口,以解决搬迁群众的创业、就业为目标,在达吽小镇建设骑楼、铺面,在古江安置区开设商铺,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行业工作岗位约3000个,贫困户可自愿报名参加,实现自主创业。

如今,大化以长寿特色美食和布努瑶民俗文化为主打品牌,做活“舌尖”上的文章,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壮瑶大席等特色美食形成“美食驱动”;“夜游”观光、“夜嗨”体验、“夜食”餐饮、“夜购”消费、“夜宿”休闲和“夜养”康养等“夜经济”成为大化文化旅游新名片和脱贫致富新业态。据统计,2019年大化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27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近35亿元。

大化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汉田:“当前,‘夜经济’已成为提升大化城市活力、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化将持续挖掘‘夜经济’,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打响旅游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助推脱贫攻坚。”

四年多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累计实现摘帽68个村、减贫8.7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8%。2019年,大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5元,增长11.3%。

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龙文:“现在距离脱贫摘帽的时间要求已经非常紧迫了,要如期完成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措施,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还要加大就业、产业扶持力度,确保我们的贫困群众收入达标。”

(记者 彭龙)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