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都安:打好脱贫攻坚战 “石山王国”奔小康
“都安是大石山区、又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能发展什么扶贫产业,光给资金行吗?”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河池市副市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汇报后,关切地问。这一问,饱含对深度贫困地区关心关爱之情。回答好总书记的“太原之问”,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成为都安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动力和目标。
近年来,都安发扬“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攻克了一个个堡垒,补齐了一项项短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高王村是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2%。高王村第一书记韦强告诉记者,2016年他第一次进村的时候,车辆只能勉强开到村部,如今这里屯屯通了水泥路。
韦强:“当初我来到这一片是6个队,我要走两天(才走完),但是现在一个上午就搞定了,因为现在交通好了,10户以上都通了水泥路。”
去年底,村里的贫困户蒙炳周获得了危房改造资金,建起160平米的砖混结构平房:“以前我们都是瓦房茅草房,又漏水,冬天也是那样都没办法,在里面不安全,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很好,住得安全了。”
2016年以来,都安累计投入6.2亿多元,新建、扩建和硬化屯级道路2300多公里;2019年度投入约4.77亿元补齐完善水、电、路、房的短板,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
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短板得到补齐后,村民有了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2019年底高王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7.12%。
高王村村主任莫永干:“目前还有50户346人没有脱贫,正在全力进行攻坚,今年一定会按时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都安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中央、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充分用好粤桂扶贫协作机制,创新“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和“扶贫车间”,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地苏镇镇兴村陆飞琴,通过“贷牛还牛”顺利脱贫:“今年我养了22头牛,计划卖8到10头,利润三万多到四万这样。下一步想扩大规模,扩大到30头这样。”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安实现种养殖业、冷链加工业、物流销售配送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肉牛从9万多头发展到近16万头,带动受益贫困户2.23万户8.86万人,2019年产值达18亿元。在“贷牛还牛”基础上,都安又力推“贷羊还羊”。目前,都安形成了“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社、户有牛羊”的格局。
都安素有“石山王国”之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山弄在这里随处可见。“十三五”期间,都安需要易地扶贫搬迁4.67万人。目前,已建成了20个安置点,超4.5万名贫困人口搬迁入住。
都安在设施配套、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认真谋划、扎实推进,结合各安置点搬迁规模、现有服务设施等情况,采取新建、改造、整合共享等形式,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工程,将易地安置点建成“精致小区”。
在都安粤桂扶贫协作八仙产业园,一期引进了电子、玩具组装等企业入驻,为附近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村民提供稳定就业。
村民黄英姬:“(这里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在这里小孩上学又比在家里好了很多。”
目前,都安全县20个安置点都配套(或就近就读)幼儿园、小学和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挪穷窝”后“拔穷根”。
2016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三级总共安排财政资金2亿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4800多万元,在都安实施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扶贫车间建设、技能培训、消费扶贫等。在粤桂扶贫协作等多方合力下,2016—2019年,都安共有82个村13.2万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019年底的3.36%。今年,都安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力争9月底前,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我们坚决按照总书记3月6日全国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要求,聚焦‘三落实’,确保‘三保障’,实现‘三精准’,进行攻坚战,把受疫情耽搁了的时间抢回来,牢牢地掌握今年脱贫攻坚的主动权。”(记者 熊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