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决胜走基层 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隆林:一鼓作气 密切配合 连续作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仗”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也是广西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面对“贫中之贫”的“硬骨头”,当地通过“多元化共存”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为坚决打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最后一仗”提供有力保障。
当记者来到隆林新州镇民德村时,村民农定朝正在自家油茶园里向前来指导的驻村工作队员杨川咨询油茶管护问题。目前,民德村油茶产业达到1200多亩,新修通的20公里产业路让曾经丢慌的茶园焕发新生。农定朝告诉记者,随着种养技术提高和产业路的畅通,村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农定朝:“以前种太密了,挂果不是很好,17年我就有油茶收入了,刚得5斤,18年得50斤了,19年得120斤咯,一年比一年收入都很大。”
隆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受限于物流、交通条件等因素,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与市场缺乏畅通的对接渠道。近年来,当地统筹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农村路网建设。2016-2019年,隆林共修通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屯道路共计962条2000公里,受益总人口达28万6千人。
产业跟着道路走,道路促进产业兴。近年来,隆林推进油茶、板栗、西贡蕉、桑蚕4个万亩产业园发展,不仅让各族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园区管护、务工等形式,聚集在产业链上,破解了“扶贫到户”的难题,又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以来,全县共有87个村7.8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02%。
此外,隆林全面落实公益林补偿、天然林保护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种出46万亩“绿色产业”,累计9万多人获得退耕补助。
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龙海甲:“隆林是资源大县,森林覆盖率达71.1%,在林业产业方面,杉木产业、油茶产业、板栗产业做足了文章,通过惠民政策和产业来增加来老百姓的收入。”
隆林猪场乡烂木干村是苗族同胞聚居地,蓝靛膏是苗族群众染布及蜡染的首选原料。自从村里成立了生产蓝靛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引导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这项产业发展。56岁的陈升奶没有想到,这门老祖宗传下的古老技艺,有一天能成为她脱贫致富的法宝。
陈升奶:“一年靠制作售卖蓝靛膏收入有4000至5000元,日子好过了很多。村干部、党员也时常来帮助我们,教我们技术,帮我们找销售的门路,我们很相信他们。”
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目标,烂木干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主动参与、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成为全乡第一个脱贫村。去年烂木干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比2017年增长了6倍,排在全县第一名!烂木干村党支部也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航向,产业助农增收。近年来,隆林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开展“五彩先锋”引领行动,从产业分布、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等实际出发,打造“民族团结”“产业兴旺”“一江两岸”“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5个基层党建示范带。树立产业带富、创业就业、结对帮扶等党员“先锋标杆”,成立“党群互助组”,充分挖掘传统产业内在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小、散、乱”的农村“土货”正转变为“集、大、齐”的特色农产品,一批农村“土货”通过线上营销走出大山。
隆林猪场乡烂木干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长鸿:“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老中青搭配,把活力打造出来。乡村振兴的发展,还有我们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能带动我们贫困户致富发家。”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鹤城新区是隆林各族自治县3个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目前已安置3382户14600人入住。当地为了有效解决鹤城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于2017年整合原隆林轻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成立了隆林脱贫奔康产业园,并于2018年在园区内新建了以安置鹤城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为主的扶贫车间。
目前,园区主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铝精深加工产业等企业,已引进17家企业,吸纳2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500多人,2019年园区产值10亿元。隆林通过有效拓宽就业渠道方式,让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安居梦。
隆林工信局局长张星君:“我们争取整个产业园能安置5000人的就业,其中贫困户我们计划安置到3000人,能够实现户均一人就业的目标。”(记者 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