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
桂林龙胜:绘好山水画卷助推产业脱贫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理念,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
在龙胜泗水乡里才村,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间流下穿过村屯。这里远离城区,风光秀丽,水质清冽。当地在2018年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质水资源,引进企业投资兴建龙脊那秀矿泉水厂。村里的贫困户贲维娟从那时起就在厂里工作,现在每个月有2900元的收入。
贲维娟:“来这里工作之前,我是在县城做一点小生意。这里离家近,慢慢就学会了做化验,老板还提拔我做仓管。”
龙脊那秀矿泉水厂厂长黄久华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对企业提出的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帮助解决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由于生产技术要求,企业入驻后特地组织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培训和学习。目前厂里扶贫车间共有员工34人,就近安排劳动力就业20人,其中9名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就业实现了脱贫。
黄久华:“当时我们吸纳贫困户,由厂家师傅培训,公司出培训费,我记得一个人的学费、生活费和工资大约每人达到1万。”
得益于自然生态优势,龙胜的特色产业种养近年来发展兴旺。目前,全县已有龙脊辣椒、罗汉果、凤鸡等1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特色产业附加值提高也增强了农户发展种养的积极性。在伟江乡里木村,芭蕉芋种植历史由来已久。以前村民主要用芭蕉芋来制作粉条或喂猪。村里党支部书记石丹凤意识到了这种特色产品的潜在市场后,带动劳动力不足的贫困家庭利用农闲空地种植芭蕉芋。如今,通过标准化生产,芭蕉芋摇身变成里木村的支柱产业。去年,里木村种植100亩芭蕉芋,给村民带来20万元收入,户均增收3000元。
伟江乡里木村党支部书记石丹凤:“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产业。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能把芭蕉芋做成产品,销到外面,我们就可以走上脱贫之路了。”
龙胜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当地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节庆、民族美食等旅游产品。以旅游创品牌,带动特色种养产业销售。在全县范围内创建了30个民族村寨、11个特色旅游村、1000个星级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带动2000多户群众实现转型。
位于龙脊风景名胜区内的金竹壮寨,因寨前有一片金色的竹子而得名。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在此租用村民旧房,将其改造发展民宿。村民除每年获得租金外,还通过销售土特产致富增收。
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芊:“我们现在的经营模式是与村民合作。我们租村民的房子,一共有九栋楼,每栋楼一年是1万元的租金,30年后房子归还给村民。还可以带动村民经营的土特产,脱贫致富。”
龙胜做好生态文章,还在全县主要乡村旅游公路沿线建设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一条长达300公里的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开发农旅结合、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吸引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新业态游客。通过推进生态旅游大环线建设,辐射带动了全县80%村寨,35%以上的贫困人口依托旅游实现脱贫。2019年龙胜全县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100亿元。(记者 吴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