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产业多元发展 城乡齐驱并进——桂林市城乡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仲夏,永福县一条刚建成的400米崭新步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两头分别牵起罗锦镇崇山村的成片古民居和田园综合体观景平台。这个曾经设施落后、环境脏乱、产业单一的“十三五”贫困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我在古民居引进的招商公司当保安,每月有2500元收入,同时还在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务工,又多收1000多元。老婆在桂林务工,加上种植柑橘和土地、老屋流转的收入,每年能有10万元收入。”崇山村脱贫户李传君对“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组的记者说,“现在村子越来越美,日子越来越好,大家对小康生活的心气神也越来越足。”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疏解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总要求,统筹实施国家战略,推进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转型升级
群众更加幸福
7月22日,总建筑面积27426平方米的桂林旅游文化中心漓江歌剧院封顶,与东西巷·逍遥楼、象鼻山遥相呼应,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观格局,桂林又一个与国际旅游名城相匹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诞生。
“剧院今年底投入使用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再添一颗璀璨明珠。”桂林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新生街是有名的棚户区,到处乱搭乱建,和美丽的漓江实在不协调。”在附近住了几十年的陈淑英告诉记者,“以后这里有剧院、有景点,一下就‘高大上’了,不光外地游客玩得更好,我和老姐妹们看表演也方便了。”
这几年,桂林围绕打造品位休闲之都的目标,坚持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着力构建新的城市框架,推动老城新区统一规划、综合平衡、联动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新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正在延伸,创业大厦、“一院两馆”、吾悦广场等一批地标式建筑星罗棋布;新国际会展中心、北区水系及景观绿化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临桂新区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有效破解桂林面临的城市发展难题。
老城区不断完善提升。“墙壁粉刷后干净如新,下雨天路过再不用担心墙皮掉下来了。”近日,丽君中路17号1单元楼原本破旧斑驳的墙面粉饰一新,“百衲衣”变成了“新衣裳”,附近居民竖起大拇指点赞。桂林陆续开展或完成了漓江桥扩建工程、城市道路“白改黑”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尤其是去年以来,八一桥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塔山、和平等漓江城市段两岸片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城市业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今年数百个城中村和无物业小区改造完毕,告别杂乱无章的“大杂院”状态,老城疏解提升再上新台阶。
产业融合发展
城乡协调推进
7月中旬,桂林深科技智能制造千亿元产业园厂房(二期)及配套宿舍工程如期封顶。2019年8月16日,总投资60亿元的桂林深科技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桂林造”第一部智能手机下线。该项目一期年产手机达2500万台;二期建成后,年产手机将达6000万台。深科技一名高管表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桂林环保、绿色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相信我们项目落户桂林大有作为。”
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空间在工业。
桂林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9年,出台“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和“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八条”等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桂林17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59.68亿元,占年度计划46.7%,其中11个是工业项目。引进的深圳华谊智测整体搬迁项目一期正开工建设,启动年产500万套的手机构件项目建设;桂林平钢年产120万吨炼钢及轧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年产钢材120万吨,填补了广西无高强度特种钢材市场的空白。
乡村振兴和工业振兴一起,构成桂林产业腾飞的双翼。桂林加快打造提升粮食、柑橘、特色水果、蔬菜、中草药、优质家畜等6个超100亿元产业集群,食用菌、优质家禽、特色经济林等3个20亿元产业集群。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成为桂林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动能。
桃花江畔,山水田园间,一条旅游绿道旖旎蜿蜒,秀峰区的“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如一幅美丽画卷在采访组的记者们面前徐徐展开。
秀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在田园文化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打造出一个包含农、林、渔、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城乡复合的田园综合体。今年上半年,“诗意桃花湾”就接待国内游客133.7万人次。来自陕西的游客黄先生被地道的桂林民俗和山水风情深深打动,“在这里零距离体验乡村风情,度假、游玩都很合适,桂林名不虚传!”
村民于初玉告诉记者,综合田园体所在的“芦笛三村”改造后,他们将门面、房屋出租后收入可观,有的与外来老板合伙当股东,或者干脆自己当老板,“很多人的年收入由以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元以上,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通过打造“诗意桃花湾”等田园综合体,桂林将一个个分散的家庭式的“盆景”连成美丽的风景线。在7月10日的桂林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大会上,桂林宣布该市第一批17个田园综合体计划建设项目640个,已建成(竣工)项目568个,投资完成率85.7%。
生态文化相融
群众齐奔小康
6月1日,桂林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从8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助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聚焦生态文化建设,山水风韵更加彰显。桂林加速推进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漓江活动壅水科学试验项目二期主体完工,水质保持优良,枯水期生态、景观及通航条件得到改善;持续推进伏龙洲等洲岛及漓江岸线生态修复;兴坪、草坪、杨堤等旅游码头完成改造提升。
一城文化满城绿。2019年,桂林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完成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和纪念设施建设,并成立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持续唱响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三部曲”,灵渠展示中心建成开放,靖江王陵遗址数字化博物馆等项目顺利推进,文化软实力加快提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资源县中峰镇引进多个景区项目发展,不仅有效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更带领全镇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该镇大庄田村脱贫户何映红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她说:“这比以前在外面打工轻松多了,还能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感觉生活很幸福,奔小康更有信心了。”
经过4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桂林全市累计实现26.98万人、459个贫困村、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全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综合评价好”等次。“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桂林市市长秦春成表示,将强化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衔接,创新衔接载体,走出具有特色的桂林乡村振兴之路。(记者 李耿 通讯员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