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控加工,陈鑫鹏有着强烈的钻研精神 受访者供图
从“落选选手”到“板凳队员”再到参赛国手,世赛冠军陈鑫鹏见证广东技能大军崛起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实习生 付迎红
从“落选选手”到“板凳队员”再到参赛国手,最后一举打破日本队三连冠摘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下称“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陈鑫鹏的夺冠之路,与广东技能大军崛起有着惊人重合。
“获奖不是终点。我将继续把技能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学生,为中国制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被评为
“全国技术能手”的陈鑫鹏,如今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的身份继续着技能之路。
“学技术是为了谋生”
1995年出生的陈鑫鹏来自潮州市饶平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了贴补家用,初中毕业后,陈鑫鹏就开始外出工作。
并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最后,在技校出身的表哥和家人的建议下,2010年9月,陈鑫鹏进入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习。
就在陈鑫鹏入学后一个月,2010年10月7日,一个重磅消息席卷了全国技能界:世界技能组织表决通过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将第一次组团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被称为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虽然那时候总会听到老师和学长们说起,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世赛离我太遥远。”回想起与技术结缘,陈鑫鹏笑着说,“当时学技能就是为了谋生,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一些的工作。”
“你在车间里看过日出吗?”
对于数控加工,陈鑫鹏有着强烈的钻研精神。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理论知识和机床加工实训,让陈鑫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仅仅一个学期,陈鑫鹏就完成了普通班学生需要3年时间才能学完的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及热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数控加工实训。
陈鑫鹏自己也想不到,正是因为自己对技能学习的狂热,慢慢拉近了与世赛的距离。
2012年,陈鑫鹏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世赛选拔赛,但在校内组织选拔中落选。2014年,陈鑫鹏参加第43届世赛数控铣项目全国选拔赛并最终入围国家队。2015年,陈鑫鹏以备选选手身份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
当时,他的同班同学张志坤站在了世赛数控铣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去了比赛现场后,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和国家的联系这么紧密。”尽管当时坐了“冷板凳”,但陈鑫鹏回忆起首次为国出征世赛的经历仍是心潮澎湃。
2016年,陈鑫鹏着手准备第44届世赛。教练对参赛经验丰富的陈鑫鹏寄予厚望,遗憾的是,在全国选拔赛中,陈鑫鹏最终在考核中失利。
对于彼时已超出世赛单项年龄限制的陈鑫鹏来说,第45届世赛是他接近最高领奖台的最后一次机会。淘汰回校后,陈鑫鹏以学校老师的身份备战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
制造团队挑战赛数控方向要求选手掌握数控铣、普车、焊接、制图、电装等技术。虽然陈鑫鹏的数控铣是满分,但在普车、焊接方面却存在不足。因此,他用大量的训练和工艺方法改进,提升自己的技能。
你在车间里看过日出吗?为了学习新技能,每天从早上8时奋战到凌晨2时是陈鑫鹏的常态。“我训练时只有一个想法,我的目的就是要拿金牌。”陈鑫鹏表示。
最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赛上,陈鑫鹏与队友在22个小时内完成电动轮椅制造,如愿获得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的金牌。
“世赛带来极大改变”
“总共参加了4届,肯定没有比我参赛次数更多的选手了。”从2011年到2019年,陈鑫鹏在通往世赛冠军的路上征战了8年有余。一路上陈鑫鹏亲眼见证广东技能大军的崛起。
“可以说世赛贯穿着我的整个学艺生涯。从我国第一次参赛,到学长获得世赛首金,再到中国成为金牌大户,我很庆幸自己始终参与其中。”说起自己的参赛路,陈鑫鹏十分激动,“特别是在45届世赛,不仅我圆了自己的金牌梦,还亲眼见证广东技能大军在世界舞台崛起。”在第45届世赛上,中国队夺得16金,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其中有8名金牌选手来自广东,占总数的一半。
近年来,是在“广东技工”工程的加持下,世赛、技工院校到企业三方的动态互联提升了整个广东制造业技能水平。
“世赛给了我们极大的改变,让我们得以把每一步不断推进、优化。”陈鑫鹏认为,参与世赛改变了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原来掌握在大型企业手中的先进技术得以通过比赛的形式交流传播,推动了技工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行业水平的发展。
对话
技校生源越来越好
羊城晚报:“广东技工”工程政策推动下能够感知到的变化有哪些?
陈鑫鹏:在“广东技工”工程的推动下,学校教学和企业应用实现了同步。过去离开学校出去工作,我们到工厂下手干活有的时候需要一年左右的适应期。但是我们现在业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几乎是可以和学校无缝对接的,我们技术院校走出来的学生现在能够很快地投入生产,马上给工厂带来效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比较高水平的生源愿意进入技工院校学习。我们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不少是中考500多分的,放在过去我可能会挺吃惊的,但是这两年几乎已经是常态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整个社会环境下技工的地位已经在慢慢提升了。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孙璇
执行统筹: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