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以海为居 乘风破浪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来源:中国妇女报2020-08-19 17:43:27|网络编辑:李惠惠

\

钦州茅尾海上星罗棋布的蚝排。 谢威/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谢威 高峰

见习记者 刘丽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的北部湾地区,属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湿润,常年温暖。在这片被海洋滋养的土地上,坐落着三座面朝大海的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北海考察,“向海经济”“向海之路”,是他考察调研中反复提及的词汇。靠海吃海,随着广西“向海经济”的蓬勃发展,几座城市以海为居的群众,也以先人一步的速度奔向小康。

因侨建镇 因港兴镇 因渔富镇

在广西,渔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北海市侨港镇。从上空俯瞰,侨港镇港湾里停留的1000多艘渔船蔚为壮观,其中绝大部分为侨港归侨所有。

“从前这里没有港,一片荒滩烂泥塘,安置归侨才开发,建设渔港安置房……”回首半生,卢瑞星用一首自创的《咸水歌》感慨归国40多年来经历的沧桑变化。

今年62岁的卢瑞星是越南归国侨民,和他一样,1978年,有7000多名华侨拖儿带女摇着小船从越南漂到北海,祖国接纳了他们,并专门划出侨港这个地方进行安置,从此这些侨民有了自己的家。目前,全镇1.8万多人中,95%以上是归侨和他们的后代。

面朝大海,建设港湾,兴造船只,出海打鱼,成了归侨兴家置业的方式。

轰轰烈烈的建设家园活动伴随着归侨们的热情,在这片土地上展开。40多年过去了,卢瑞星眼看着侨港镇从人迹罕至的荒滩变为游人如织的旅游名镇,渔民们的船只从五六米的小木船“升级”成十几二十米的中型船只,再到现在五六十米的铁船。

归侨二代们也为这片土地持续注入发展生机。今年32岁的李少明是归侨二代的典型代表,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沪机会,回到家乡侨港镇,入职广西海洋投资集团。

“捕捞上来的鱼虾售价不高,很难长途运输,如果进行海产品深加工,就能提高附加值,销到更远的地方。”李少明说。这个年轻的侨港镇人,将提高家乡渔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目标。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渔民。”父辈的归国往事,李少明并没有深刻的记忆,他的成长岁月与侨港镇的发展更加同步,“小时候家里还是条破渔船,现在姐姐姐夫家的渔船都已经换成了五六十米的玻璃钢船。”

在国家的归侨政策惠及下,通过归侨40多年来的艰苦创业,侨港镇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渔业重镇,以旅游、商贸和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2019年,社会生产总值20多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归侨们用神话般的速度,将昔日的一片荒凉滩涂开拓成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新城镇。

海风自引“候鸟”来

66岁的何峰有两个家。

每年6月到10月,他居住在老家黑龙江黑河市,11月,随着东北漫长冬季的到来,他便前往北海疗养,直到次年5月才离开。

这些过着双城生活的老人,在家乡和他乡间迁徙,被形象地称为“候鸟”。滨海城市北海,成了像何峰这样众多“候鸟”们的首选地。

“候鸟”的到来,带动了当地“候鸟经济”的发展,银滩疍家小镇就是“候鸟经济”发展的范本。这个位于北海市银海区的小镇,距离国家4A级银滩景区1公里,小镇居民主要来源于2007年银滩景区大开发搬迁过来的白虎头、咸田两个村的1500多户群众。每年冬季,小镇会更加热闹,数万“候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何峰携老伴、孙子就定居在疍家小镇。

2017年,疍家小镇全力打造“产、城、人、文”有机融合,集“吃、喝、玩、乐、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形成了以“特色民宿+海鲜餐饮”为主的业态布局,创新外来人口服务机制,为“候鸟”群体打造第二故乡。

“南方转了一圈,这里不仅空气好、环境好,更有我们需要的精神生活。”何峰确信,当初选择北海“来对了地方”。作为退休教师的他,更看重精神文化生活,他笔耕不辍,常在北海的报刊发表作品。而疍家小镇营造的艺术氛围和各种文艺活动,着实让他“乐不思东北”。

为“候鸟”服务,也让北海当地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船居疍家”就是小镇200多家民宿中普通的一个,老板陈其雄说,年收入十多万元是常态,“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旺季,夏天是游客,冬天是‘候鸟’,永远客满。”

作为北海最早原住民的后代,疍家人世代以海为居,靠打鱼为生。现在蓬勃发展的“候鸟经济”,让他们不必再出海,只需做好“候鸟”服务,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元。目前,北海每年迎来的“候鸟”群体达10余万人次,为这座海滨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力和财富,仅仅是疍家小镇,依靠“候鸟”就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

“我们来了,和北海人一起奔小康!”何峰笑着说。

茅尾海里产“牛奶”

100公里之外的另一座沿海城市钦州,同样得到了来自海洋的丰富馈赠。

风平浪静的茅尾海深处,年近五十的郭太钟轻快地踩在蚝排上。因常年漂在海上,郭太钟晒得黝黑,他弯腰又起身,毫不费力地从海水中提溜起一串20多斤重的生蚝,向我们展示他的“财富密码”。

海岸边龙门港镇南村的家中,妻子陈玉霞正在收拾家务,每隔两天,郭太钟都会回家拿一些妻子准备好的蔬菜水果上船。

年收入20万元,对渔民出身的郭太钟、陈玉霞两口子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一个月工资8000,年底还有分红,一年赚十五六万,我老婆在旁边的养蚝基地打零工,一年能赚个三五万。”郭太钟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撬开一个成人手掌大小的生蚝,丰满肥白的蚝肉在阳光下闪着光泽。

“吃生蚝,去钦州!”作为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钦州因养蚝闻名。经过多年发展,大蚝成为钦州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这里的大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称。钦州茅尾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在这片海域上,成规模的蚝排星罗棋布,生蚝养殖者们通过“海底牛奶”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财富。

郭太钟从事养蚝已有20多年,“以前单干风险太大,万一有台风,就什么都没有了。”2011年,钦州成立港区大蚝养殖示范区,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标准化养殖。郭太钟也成了示范区内一家企业的蚝工。“风险小,收入还增加了。”他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现在我们村十户有八户养生蚝!”

据示范区负责人韦金德介绍,目前,示范区通过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带动,已辐射周边800多户村民参与大蚝养殖,平均每户年收入20万~3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

近几年,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蚝产业发展,把大蚝特色产业作为与东盟国家建立海洋渔业交流合作的重点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下一步,还要抓好大蚝品牌建设和钦州大蚝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把“钦州大蚝”打造成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

郭太钟、陈玉霞夫妻就是政策惠及下的普通渔民,节节高的收入让他们有余力在市区买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儿子大学毕业后也进入钦州市港口集团工作。

在这片碧海蓝天下,无数家庭都如郭太钟一家,生活向阳,愈加开阔明朗。

/ 记者手记 /

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美丽的北部湾海面浪花翻涌,渔船点点,海洋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哺育着一代代海的儿女。广西有1600多公里海岸线,两千年前,北海和钦州港都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近年来,广西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为北部湾地区核心城市的北海和钦州,随之在更高的站位上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这两座城市生活的人们,也感受到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就像郭太钟夫妇,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养殖生蚝,生蚝干则可以通过海路销往远方的国家;就像侨港镇和疍家小镇的一个个普通百姓,他们把服务做得更好,吸引了更多海内外游客,为城市带来了繁荣和活力。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他们是政策的受惠者,也在无形中为宏大的国家战略实施作出点滴贡献,这是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相互成就。

北海银滩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迎接着天南海北的客人;钦州港满载集装箱的货船鸣着汽笛破浪而来,一排排吊车在码头泊位上的货轮旁忙碌,方形的集装箱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从昔日以农渔业为主的小城,发展到如今充满生机的创新型开放城市,北海与钦州步履铿锵,着力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