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梧州市加速推进“东融” “湾企入桂”助推经济内循环
梧州作为广西东大门,在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承接大湾区产业,一批“湾企入桂”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开工,有效助推经济内循环。
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国光产业基地生产车间里,新投产的生产线快速运转,可实现每天新增出厂智能音响配件3万多个。作为总部设在广州、产品远销欧美的上市公司,国光电器选择入驻梧州,看中的是这里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和试验区在用地、产业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据国光梧州产业基地行政经理唐丽萍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加大国内市场投入,扩大产业转移规模:“我们现在租用的整个厂房大概是6万平米,租金如果按市场价12块钱一个方来计,平均每个月的成本会节约72万左右,所以我们把梧州作为一个生产基地,会把总部的一些产品、生产线、产业链做一个转移。”
同样享受到产业转移发展红利的还有大湾区企业“宇球电子”。今年初受疫情影响,“宇球电子”东莞总部出现用工荒,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生产基地仅用一个月就招到企业急需员工600人,还完成了企业上半年70%的生产。广西宇球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张军表示,当初落户梧州时快捷的审批服务就让企业吃了定心丸:“非常快,审批从开始立案到我们进入这个地方应该是三个月不到,其他地方估计要半年。粤桂是一个新的试验区,试验区的很多环节和其他地方的引资政策是不一样的。”
截至目前,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落户企业达330多家,70%以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面对持续走高的企业入住率,园区近50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用完,今年又新建了24万平方米新厂房。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吴哲表示,要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关键是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有专门的服务队,企业只要一签约,从它开始工商注册到进入厂房生产,包括以后申请的资金政策各方面,我们全程跟进,这也是试验区的一个优势。”
今年以来,梧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下放园区行政许可事项,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同时,“一窗通办”、“对标先进”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实现了0.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开办全流程,企业注册登记业务从申报到完成审批平均仅需1小时,达到全区最快。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李玉华:“目前我们在全区并列第一或者是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办理事项是89%。今年从3月开始就对标大湾区,我们现在有217个审批事项达到了大湾区水平或超过大湾区的水平,占比是87%。”
今年上半年,梧州市“湾企入桂”已签约项目和开工项目分别为46个和21个,分别排在广西第五和第一位。下一步,梧州市将在加快通道建设和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平台提升的基础上,围绕六大重点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金融、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精准转移。梧州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合作科科长盛辛辛:“瞄准大湾区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上下游产业,加大承接力度,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支撑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备、效益明显的现代化经济支撑体系,为建好广西东大门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支柱。”
(记者 彭龙,通讯员 梁鋆、黄承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