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特别报道——在总书记指引的小康路上——广西脱贫攻坚百县调研行
漫山“金果”绘新景
今年5月,环江县毛南族群众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毛南族实现脱贫的喜悦心情,得到了总书记的回应,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日,记者来到给总书记写信的其中一位脱贫代表谭美春的家乡波川村,记录了当地群众抱团发展产业的脱贫故事。
早上7点多,天才蒙蒙亮,波川村新村屯的柑橘园里却已热闹了起来,农户们有说有笑,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在人群中,记者见到了致富带头人谭美春,她笑着说,这几天村里的合作社签了三个大订单,这采摘的活儿可把大伙儿忙坏了,“昨天刚开始剪,剪了十几吨,今天一共有将近100人这样子剪(果)。”
记者放眼望去,整个新村屯的半山腰上都种满了柑橘,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点缀在片片绿叶之中,招人喜爱。没一会儿,谭美春的两个果桶就装满了柑橘,她随即用扁担挑下山。而在山下等候的广东客商梁国文已是迫不及待地将柑橘分拣装车,“果面干净,没有什么毛病,就像见到漂亮的姑娘要先下手,不然人家抢,哈哈哈。”
剪果、装桶、挑担、分拣装车……村民们忙个不停,三个小时下来,15吨柑橘终于都装上了车,大伙儿也长吁了口气。谭美春告诉记者,目前,波川村种植了400多亩柑橘果树,全部由环江毛南新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统筹管理,由合作社统一联系客商签订销售订单,销往省内外,仅2019年,柑橘产业就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近百万元收入,“如果种稻谷的话,一亩一年最多也是收成1000多块钱不到2000块钱,像这个果呢它就会(收成)翻两翻、翻三翻都有。”
如今漫山遍野的柑橘,让波川村的村民们不用再守着石山上的巴掌地,靠种点玉米、黄豆,勉强温饱。但在谭美春看来,当初顶着巨大风险狠下心发展柑橘产业,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来说确实不容易,“因为前期投入三年,第四年才有收入,按照正常的计算,一亩至少要投资1.2万到1.5万这样才有收成,所以你种几十亩就要投资几十万。”
为此,近几年来,波川村村委的干部们多次上门宣传扶贫政策、与贫困户促膝长谈,不断地引导村民种植柑橘。特别是包括谭美春在内的脱贫致富带头人敢闯敢拼,一些扶贫优惠政策也相继通过致富带头人落实到村里的产业上。驻村工作队队员覃恩祥:“贫困户刚起步的话,有产业奖励补助,你种一亩是补助1000元,就是给你补助启动扶持资金。还有一些基础的路、水这种建设方面我们都投入了很大,群众也有积极性。”
在驻村干部和村委的鼓励引导下,波川村参与种植柑橘的14户贫困户均在2018年实现脱贫。如今,波川村的全部道路基本铺上了水泥,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善。村委会副主任谭合欣慰地说,村子的变化,离不开大家的团结,相信村子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记者手记:
毛南族是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之一,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毛南族6.45万人,约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70%,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环江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56%下降到2019年底的1.48%。2020年5月9日,环江如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从波川村瞄准符合地方特色柑橘产业抱团发展的典型经验,我们看到的是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战胜贫困的决心,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意愿,产业致富的故事也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断上演。
(记者 邓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