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连日来,本报记者践行“四力”深入社区、村屯、瑶寨等基层采访,看百姓身边变化,看基层一线变迁,看全面小康成色,看高质量发展成效,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八桂大地奔小康的进程,展现壮乡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进“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注入新动力。本报今日推出“看,壮乡人民的小康生活”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奋斗,创造更美好生活
本报评论员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努力奋斗。
今天,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的起点。
刚刚过去的2020年,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世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犹如寒冬里遮天蔽日的阴霾,让所有人猝不及防,仿佛世间万物都在瞬间处于冻结状态。与时间赛跑,同疫魔较量,为生命接力。这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为了脚下,为了远方,我们万众一心、迎难而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关键时刻,人人请战出征;紧要关头,个个血脉偾张。这就是家国情怀,这就是人间大爱。义无反顾的身影,心手相连的接力,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救援,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汇聚成一股股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
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我们不惧风雨,不畏险阻,经过艰苦努力,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永载史册的傲人答卷。
今日之广西,经济稳定恢复、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八桂大地活力十足、动力澎湃,呈现出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奔跑在这片希望的热土,我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可能。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用奋斗创造历史,也将继续用奋斗创造未来。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前进征程上,时与势仍然在我,但仍有许多难关要闯、许多险滩要涉。唯有迎难而上、奋力向前,才能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村美人勤奔富路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周政光 通讯员 农基椿
走进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村道平坦、花草绿树。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楼房镶嵌在青山脚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在小广场上休憩,门前是小花园,屋后是小菜园。如今的扶伦村,村容整洁、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呈现蓬勃向上的新农村景象。
“以前这里交通不便,脏乱差、传统农业滞后,村民收入低。”扶伦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吴鸿育说道。近年来,该村围绕“绿富美”乡村建设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提升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糖料蔗、黑皮果蔗、水稻、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集体收入逐年提高。2019年,该村旅游收入超过8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6000多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
来到板端屯村民梁伟现家,两层小楼,从地板到楼梯,略带边境乡村风格的装修,让记者不禁感叹这里的“豪华”。
客厅上的茶几摆放着香蕉、橘子等。“这是我们家种的红薯,蛮甜的,刚煮出来,你们尝尝。”梁伟现的女儿说,这两年家里收入稳定,每年农业收入2万多元,跑马洞景区分红5000多元,父女务工收入年近10万元,“我们收入提高了,就建了这栋新房子。”
“我们夫妻分别在镇上小学和幼儿园里做工,两人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加上农业种植全年收入6万多元,最近买了一辆小轿车,一家4口生活过得很充实。”扶伦村出行屯村民黎智利说。
这几年,扶伦村村民把各项生产劳作、务工、产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发展,大家不等不靠,辛勤劳作,家家户户富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我们村有221辆小轿车,两层以上的新房284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闭忠威说,如今不愁吃不愁穿,家乡也越来越美,大家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新本领,让生活越过越甜蜜。
“合伙人”提升幸福感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蒙进煌
冬日的清晨,象州县花山社区老乡家园小区的脱贫户覃金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转身回小区一头钻进食用菌种植房里。
食用菌种植是花山社区的集体经济项目,她是菌房管理人,这份稳定的公益岗位工作成为她生活幸福感的来源。
2020年,象州县实施“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以文旅扶贫合伙人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汇聚各方力量,让他们一起组成“合伙人”,参与到文旅扶贫中。如今,各社区(村)的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的“加油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探索乡村振兴“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中,象州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策划、汇聚资源,邀请有志之士、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乡村能人等加入到服务项目中来。
当前,象州县“文旅合伙人”项目已有12个,项目内容除了食用菌种植,还有精品文艺展演、壮欢非遗传承、农民指画创作、彩调非遗传承、文创产品制作、国学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滑翔伞飞行营地等。
在实施项目管理中,当地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推行“菜单式”合伙人志愿服务,按照“中心组织备菜—示范点点单—中心接单派单—合伙人送菜—多方评菜”的流程开展服务。开展活动前,组织合伙人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群众“需求”,建立供需对接机制。
“‘微心愿’公益活动,是‘群众点单’的很好体现。”花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卢珊介绍,有搬迁户的新房缺窗帘,志愿者立即联系爱心企业合伙人购买;有老人行动不便想要轮椅,志愿者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获得资助金后购买了。
脱贫户潘胜刚,一家人以前挤在农村狭小的泥瓦房里,如今搬到县城崭新的小区楼房。新的生活环境,提振他的自信心,他自告奋勇竞选花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并如愿获选。服务着社区1700多名群众,他对新生活充满希望。
邻里共谱同心曲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杨 波
2020年12月26日下午3时,南宁市朝阳广场人头攒动,在月琴、锣鼓、长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中华中路社区少数民族艺术团身着盛装的老人们轮番上台,表演壮族舞、新疆舞等节目。
每逢周六、周日下午3时至5时,中华中路社区少数民族艺术团都在朝阳广场进行公益表演。50多位团员主要是社区里的各族退休老人,其他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也踊跃加入,有的“粉丝”甚至专程从五塘、七塘、那坡等市郊乡镇赶来捧场。
今年75岁的瑶族老人黄凤英是艺术团创办人。身穿红旗袍、头戴红绒帽的她神采奕奕地说:“创办艺术团的初衷和演出灵感,都源自我们社区的生活,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亲相爱。”
中华中路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汇聚壮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0个民族群众。由于紧邻南宁火车站,该社区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落脚南宁的“第一站”。目前,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000多人,约占社区人口总数的30%。
“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体现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气度。”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该社区以广西首个社区“民族之家”为中心,建立社区、生活小区、住户楼栋三级服务网络,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社区。为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社区先后组建了5支文艺队,并在各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维吾尔族居民买吐送·吐送一家入住社区已有18年。在社区扶持下,他从摆路边摊起步创业,如今在火车站旁开设了一家新疆特产店及一家烧烤店。社区文体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乐呵呵的身影。他用普通话一字一句地对记者说:“住在这里好,这里的居民也很好,这里就像我们的家。”
瑶山深处隐民宿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 怡 通讯员 廖 宁
半山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里,藏着一栋栋木屋民宿,山泉水从山石上流下,注入碧波荡漾的泳池里;青山绿水间,富有民族特色的连廊、凉亭相映成趣,一眼望不尽新农村的美景……近段时间,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的民宿在当地“火”了起来,瑶寨观光、民俗体验、山林休闲养生结合的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村容村貌变化很大,进村道路也修好了,游客接连不断。现在大家劲头很足,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过上更美好的小康生活。”今年30岁的村民赵桂明告诉记者。
槽碓村是贺州市的6个“土瑶”村之一,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8.76%。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该村面貌一新——过去的木板房、茅草屋变成了楼房;村里的茶叶、生姜、杉树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2019年该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1%,提前完成整村脱贫摘帽的任务。
2020年,平桂区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槽碓村开发以康养为主题的文旅宜居区,并辐射周边5个“土瑶”村特色旅游项目集群发展,着力把分散的特色资源串成线、集成群、连成片,打造成一条“土瑶”全域旅游精品路线。
建好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后,槽碓村以特色民宿为重点,引进专业公司投资经营管理,村民以房间入股并参与分红,目前已建成10多间民宿,每间每天可为农户增收50元。随着民宿的兴起,一些村民还自营农家餐馆,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菜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菜馆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每月大概有5000元收入。”村民邓春引告诉记者,靠经营农家乐,2018年他家成功脱贫并主动退出低保。
槽碓村第一书记陀东说:“我们通过发展民宿、特色饮食、特色服饰,向外界游客进行展示、交互、融合,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品牌,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这个品牌能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