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
小年,是春节的序曲,此时,大街小巷已开始洋溢着喜气和年味儿。
今年的春节关键词或许变成了“就地过年”,但年味儿不减,即使身在他乡也要仪式感满满,小年都有哪些仪式?一起来看吧!
小年一到
就可以静候
春节的到来啦
在吐旧纳新之际
家家户户都在紧张地
做着过年的最后准备
●到底哪天是小年
近些年来,关于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其讨论热度不亚于端午节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其实,对于小年到底是哪天,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在我国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廿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廿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今日小年丨无论你在哪里,愿如意平安(视频来源:新华网)
●小年•习俗
习俗一: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腊月廿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习俗二:贴窗花
过了腊月廿三,家家户户就开始贴窗花了。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如今,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似乎会少了一丝喜悦和年味儿。
习俗三:贴春联
在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贴春联,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比较传统的人家,还习惯请写字好的人来书写春联。一般用最普通的红纸黑墨,简朴却年味儿十足。
习俗四:扫尘土
小年时,还要扫灰尘,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
这一习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扫尘也寓意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习俗五:婚嫁
过了腊月廿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因此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都会特别多。
习俗六: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习俗七:吃麻糖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习俗八:吃饺子(或年糕、粽子等)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很有年味儿。
当然,除了饺子,还有的地方小年会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又或者是吃粽子,寓意“年年高中”。
看到这里,是不是勾起了很多回忆?虽然各地的小年的日子和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其中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却是相同的。
●“小年”点亮“大年”
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
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按着这个节奏,准备过年吧!
●诗情画意说小年
●小年•寄语
①回家!回家!
年关将至,漂泊的游子,是时候回家了!
在阖家团圆的日子,若能回家团聚,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戴好口罩、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工作,然后收藏下方的防护路线图。
卸下疲惫和风尘,回到熟悉的故乡、回到亲人的身旁,度过一个难忘的新年。
②谢谢不回家的你
往年的这个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抢到票了么?”“你几号回啊?”“给家里人买什么年货带回去?”
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许许多多的人退掉了车票、机票,开始重新安排春节的计划。爸妈忙着寄快递,把家乡味送到馋了一年的孩子手里。
感谢每一个把归途变成坚守的你,无论在哪过年,年味不减,温暖不变。哪怕隔得再远,只要用心,思念与祝福也一定能够抵达。
心在一起,也是团圆。
这个春节
你打算怎么过?
(来源 |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兴安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