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城市,一脉乡愁味;一脉老街,一脉烟火气。
一排排古朴骑楼,墙上有青苔爬过的痕迹;一条条清幽小巷,青砖路面已被岁月磨去棱角;老人三三两两地相约到江边晨练;猪脚粉店、牛肉丸粉摊、包子铺飘来缕缕香气……这就是广西钦州百年老街历久弥新的味道。
百年老街,百年沉浮。钦州老街正用越来越旺的烟火气、越来越浓的人情味、越来越爽的生活味,讲述现代版的乡愁味道,讲述钦州各级党员干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为民情怀。
“暖心超市”,领略幸福之街
“许书记今晚又到咱们文澜巷啦!”
“书记对这里比我们还熟呢!”
“今晚我在状元墙小广场看到市长了,他手按‘独占鳌头 攀蟾折桂’8个字,祝咱钦州学子2021年高考金榜题名!”
你把群众放心上,群众就会把你放在心上。钦州市委书记许永锞、市长王雄昌走进市民“朋友圈”,成为老街区居民的“网红”,这是群众认同老街改造而产生的“从众效应”。
钦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力行实践,顺应老街区群众改善生活品质的期盼,把老街区品质提升作为学史力行的题中之义、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必答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永锞带头“赶考”,用脚步丈量民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晚上时间走遍了老街每条小巷,听民情、解难题,成为老街居民心目中的“网红”。
钦州市77个市直、区直机关党支部1369名机关党员有样学样,通过“双报到、双服务”载体,分别到钦州市钦南区文峰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党支部报到,与社区干部一起走街入巷、进小区入住户,了解居民所想所盼,解决急事难事纠心事。
曾经,老城区的新盛巷、文澜巷、“一米巷”等巷子都还未安装路灯,滨江路的路灯则既少又暗,居民摆摊要“拉电”,出入靠手机(或手电)。如今,结合老城区改造,这3条巷子分别安装了9盏、14盏、12盏景观路灯,滨江路也翻新及安装路灯96杆,照得群众心里也亮堂。
曾经,文峰街道二马路中三巷2号居民楼,由于年久失修又疏于管理,各单元间的排污沟严重堵塞,导致污水不能正常排放。6月7日,文峰街道中山社区党支部联合市市政工程和照明管理处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双服务”,挨家挨户帮助24户居民疏通了排污沟。
文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素明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双报到”就是机关支部和党员双双签下的为民办实事“责任状”;“双服务”则不论是局长、科长、科员,都从原来的“局外人”变成了社区一份子,都有了种好“责任田”的责任。
截至6月15日,文峰街道辖区党员干部共收集整理群众微心愿265个、圆梦223个,收集群众热难点问题67个、已解决66个,26个民生项目落户开工建设,仅今年以来就有20个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建成小街小巷10条、社会力量参与建成“口袋公园”12个。居民出门就有公园休闲健身,推窗就有风景养眼养性,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休闲超市”,人们早晚或跑步或跳舞或太极,不亦乐乎,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家就在广州会馆旁的陈桂芳老人现年92岁。她说:“以前,广州会馆被四周商铺、房屋挡着,几十年难得一见,就像‘禾杆草盖珍珠’。”
如今走进文峰街道东风社区中山路,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的广州会馆美轮美奂。会馆门口,周围遮挡阳光的建筑早已被拆除。门楼旁的一棵百年龙眼树似有灵性,今年突然硕果累累。
看到现在的广州会馆如此漂亮,陈桂芳感慨万千,“还是和以前那样,和记忆中那样,真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
闲不住的陈桂芳戴上自制红色的党员志愿者袖标,带头维护社区环境卫生,每每看到不干净的地方,总会拿起扫把清扫干净。她的女儿潘彩艳说:“妈妈今年仿佛一下子变得特别精神,唠叨着要我们也动手,把会馆门前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文化超市”,体验品质之街
钦州老街质朴而内涵,需要用心去呵护改造,方能让她在历史的经纬中,在古代与现代的碰撞中绽放异彩。
许永锞反复强调,坚持“花大心思而不是花大价钱,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留住钦州的‘根’和‘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钦州市相关部门以人民为中心,学用相长,通过“文化+”路径,从惠民、非遗、文物3个小切口,撬动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
“文化+惠民”:从刘永福纪念馆沿中山路到广州会馆约1300米街道上,建设开放了刘永福戏楼、永福广场钦州采茶戏台、平南古渡对歌台、广州会馆公益电影放映场等场所,加上每个社区至少有1支以上文艺(曲艺)队,实现街区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且内容丰富,既有专家“讲古”这样的“阳春白雪”,也有民俗文化采茶戏这种“下里巴人”,还有山歌与海歌对唱,如一个“文化超市”,让文化惠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居民切身体会文化生活品质提升。
“文化+非遗”:白天、晚上,你可以到老街区坭兴陶一条街,随意观赏国家级“非遗”项目钦州坭兴陶工艺制作。每周一、周三、周五晚20:00—22:00,你可以走进刘永福广场,到“钦州采茶戏台”欣赏全市30支采茶曲艺队表演的代表性曲目,也可以领略烟墩大鼓及舞狮龙的震撼表演。通过政府搭台的一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非遗”项目常态化表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文物”: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钦州老街在原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族英雄刘永福旧居,和民族英雄冯子材出生地、广州会馆、苏廷有旧居等重要文物古迹基础上,于去年对始建于宋代的钦州宋城墙遗址公园进行保护性挖掘建设以及对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平南古渡牌坊进行重建,使老街文化增添了穿越千年的历史厚重,让整座城市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底气。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以来,老城区共增加网红“打卡点”16处。
4月14日上午,“山歌海歌颂党恩”主题对歌在钦州历史文化街区平南古渡上演,随着“刘三姐”和“阿牛哥”乘坐的彩船从江中划过,东西两岸海歌与山歌对唱红色经典,吸引6万多名市民前往观看,其中,成千上万群众情不自禁参与“快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出现了人如海歌如潮的壮观场景,平南古渡瞬间成为2021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最热闹最嗨的歌圩,钦州老街在群众心中也因此成为了不起的“文化超市”。
“匠心超市”,触摸乡愁之街
钦州老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顾问吴阳认为,钦州老街与全国各地老街相比,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几乎每条街、每个小巷乃至许多老旧瓦屋,都仍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并由此延续下来的原汁原味烟火气。他说:“老街保护开发必须将历史与现时完美结合,让原住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才能留住乡愁。”
在钦州老街占鳌巷6号,20世纪30年代的钦州第一旅社旧址,1名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全神贯注地修补着二楼一个拱门上方的花边。
项目施工监理工程师黄晓光说:“前几次补得不够自然,都铲掉了,现在重新描画修补,就为了还原以前的工艺。”
离此不到100米的占鳌巷巷口,在今年高考前夕刚刚落成的状元墙广场的状元墙上,“独占鳌头 攀蟾折桂”8个字和钦州197个姓氏共206块不同字体、不同窑变、不同落款的坭兴陶折射出钦州深厚的坭兴陶文化底蕴。
吴阳说:“状元墙设计7次推翻原方案,多方听取各方专业人士意见,墙上每块陶板都凝结了钦州工匠智慧和技艺,展示了以绣花功夫提升老街品位的精神。”
与第一旅社和状元墙的工艺匠心相比,似乎为原住居民谋划“油盐柴米”的为民初心更加让人起敬。
从占鳌巷进入文澜巷,50岁的黄艳彩指着家门口刚铺上的古香古色地砖和像几十年前一样吊在屋檐下的老式路灯说,“修旧如旧的巷子很快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凭着手艺我也‘蹭热度’在自家老房子经营起了‘文澜积庆美食坊’,红枣银耳羹、鸡蛋甜酒酿……大家都很喜欢。”
让黄艳彩想不到的是自家小店如今也成了网红“打卡点”,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也许是老街开发建设唤醒了乡愁,今年的端午节似乎比往年热闹。“我们力争7月1日前完成中山路路面铺装,其它宋城墙遗址公园、老街牌坊等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年内老街将再添几个‘打卡点’。”黄素明说。
行走在穿越百年时空的老街,许多店铺都来历不浅:这家牛肉丸粉店非常有名,从爷爷到父辈再到孙子,历经三代人;那家粽子店也是老街经营最早的店,所以熟客特别多……
百年老街正逢百年盛事,看钦州大地红旗漫卷,荔枝红遍,让人读懂了齐白石诗句:“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丹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姚绍贤 彭远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