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这位医生为何干起了保洁工作?他们疯狂“跨界” 只为同一个目标

新闻眼|来源:930老友记2021-08-19 15:14:23|网络编辑:黄业钦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一袭白衣,一个称号,代表的是责任和对生命的敬畏。“跨界”的事他们干得“风生水起”,目标却从未改变,他们一直是我们的健康守护者。

“跨界医生”李振华:下班后立马上班 

李振华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从医19年的他此前一直是在重症医学科,直到2020年才成为急诊科的“新人”。“急”和“忙”是每家医院急诊科最大的特点,但李振华来了之后发现,原来这个科室还可以更忙。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振华

“以前来的话,(病情)很重的病人都可以直接到抢救室,或者家属直接送到抢救室都可以。现在必须都要经过疫情的分诊,就是每一例病人,包括家属,我们要进行流调,做完了流调才能进抢救室。还有疫情开始了以后,我们负责的工作也比之前多了很多。本身我们要派人去做采核酸,采核酸的同时,很多医务保障也是我们去做,包括接种疫苗也是,所有的接种疫苗它必须有保障组的,所以这个工作量会比之前大了很多。”

疫情发生之后,急诊工作是本职,医疗保障工作是附加量。在最忙碌的时候,李振华和同事常常是下了夜班又直接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现场“上班”。工作繁重,李振华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豪。

“术业有专攻,这个医疗保障工作不是谁都可以去的。我们面对的是突发的应急的情况,急危重症的(情况)会更多,你派一个心内科或者派一个神经外科(的人)去,他做不了的,所以必须是我们去执行这个工作。”

“跨界医生”马超:是医生也是保洁

李振华实现了科室的跨越,一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马超选择了跨工种。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医院青秀分院成了隔离病区,当时还是规培生的马超报名来这里做了一名保洁员。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马超

“那时候疫情非常严峻,全城居家隔离,人心惶惶,很多保洁人员都不敢来上班,直接躲在家里。因为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很多党员医护人员都在请战支援一线,救治病人,冲锋在前。自己心里特别感动,在疫情抗战中一线医护人员是最勇敢的逆行者,他们的生活都是在隔离病区里面,我觉得他们冲锋在前线已经很辛苦了,没有后勤保障的话就会更加艰难,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觉得如果我有能力去进一步地支持他们的话,无论是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能帮上忙,我也觉得很开心、很满足的。”

“跨界医生”钟娟:白衣天使变身扶贫战士 

“跨界”最厉害的,还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钟娟。2019年,钟娟访学回国后,主动请缨投身健康扶贫攻坚工作,被任命为南宁市派驻马山县脱贫攻坚指导员。从临床医学博士到扶贫战士,从开始对扶贫工作认知不多到给全县干部上帮扶课,角色转变了,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护佑人民健康的使命。

\

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钟娟

“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作为指导员,协助他们。当时(那里的)村卫生室,也就是基层的网底,存在问题是最多的。比如家庭签约服务是不到位的,慢病卡办理、大病救治都是延后的。我们就是由卫生院在卫健局的带领下,组建了家医帮扶团队,然后再完善这个家医签约的工作以及慢病卡和大病救治的推进工作。可以说马山11个卫生院,还有很多村卫生室,我们都走遍了,像林圩我们至少去了上10次,就为了基层工作的推进。”

面对病痛,他们以专业的素养、主动服务的意识,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生的使命。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一起致敬医者仁心。

记者:刘庆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