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多举措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就业——
盘活资源 送工上岗(深阅读·巩固脱贫成果 做好有效衔接)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的震东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来自当地9个乡镇,人数多,就业需求多样。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做好后续扶持?当地通过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岗位、推动产城融合等方式,为群众增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编者
一大早,广西南宁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就业服务站外,上百人排着队。“马党成,金福基地,锄草,坐三号车。”服务站站长梁佳话音刚落,搬迁户马党成就带上工具,喜滋滋地上了大巴车。“多亏‘小梁送工’,好好干,今天又能挣110块。”马党成笑着对记者说。
2018年12月,来自9个乡镇的24423人,从山里陆续搬进隆安县城。作为广西在县城安置的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震东集中安置区从一开始就把解决就业问题摆在首位,并持续做好后续扶持。
服务保障,减少就业后顾之忧
去年2月,各大中小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复工复产,但普遍存在企业招工难,居民返岗难、就业难的现象。搬迁户说,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说,招不到人。两边为何对接不上?是因为各有顾虑。搬迁户想,务工靠不靠谱?挣不挣钱?用人单位想,招来的人能不能用?稳不稳定?
震东集中安置区就业服务站是安置区的服务保障机构,震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服务站站长梁佳,一直在操心安置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梁佳动了心思:“服务站不正可以给他们牵线搭桥吗?做好服务保障,可以盘活就业资源。”于是,由服务站牵头组建起一个七八人的团队,搞起了一个送工项目——“企业派单,居民点单,服务站送单”。
现场考察、打电话、发微信,梁佳和伙伴们每天搜集县内企业、农业基地的用工需求。然后,通过安置区4块显示屏滚动播放、业主群通知等方式,把用工信息传播出去,居民线上线下均可报名。根据报名情况,他们当天就对接好县人社局、汽车总站,租好车辆。次日,“点对点”接送务工群众。
一开始,由于用工信息少,服务站平均每天只能送15个人。后来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用工信息渠道进一步打通,用工需求越来越大。现如今,服务站几乎每天都能安排出工,一个月达到2100余人次。“到目前为止,我们共组织了480多批、3.5万人次前往用人单位务工。”梁佳说,安置区群众现在都称项目为“小梁送工”,亲近得很。
安置区的就业保障服务也日趋多样化。举办专场招聘会,累计突破88场;开展电工、育婴员、挖掘机驾驶员、烹饪师等技能培训班及就业观培训等,共计培训333期、5033人次;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累计发放补助2423人次、241.38万元;协助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交通、稳岗补贴达749.98万元。
创造岗位,实现就近稳定就业
搬来首乌片,泡水,上锅蒸,取出置于铁架,热风烘干……丰穗农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忙活了半天的隆香连,停下来喝了两口水。“我在这里干了两年,现在是带工组长。”
隆香连原先住在布泉乡新盏村陇雁屯,打过零工、砍过甘蔗,工作并不稳定,“搬出来后,在车间上班,生活规律,身体也越来越好。”
作为安置区昌泰茗城小区12栋楼1单元的单元长,尝到就近务工甜头的隆香连,打算发动大伙一起就近就业。可是每家情况不一样,就业需求也不同,隆香连犯了愁。
好在安置区尽心尽力,为搬迁户谋到大量岗位:积极对接周边园区企业、农业基地和扶贫车间,与数十家单位建立稳定的用工关系;鼓励自主创业,累计发放搬迁户自主创业补贴137万余元;开发保洁员、网格员等公益性岗位180余个,促进灵活就业。
震东社区党委书记何为介绍:“我们协调附近的场地,为有养殖技能的群众提供便利;设立广东化州市驻隆安县劳务输出服务站,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深化粤桂扶贫协作;建立‘助残励志扶贫车间’‘巾帼幸福手工坊’等,实现就近就业。”
如今,安置区的搬迁群众都知道,只要想干,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潘秀桂每天跟姐妹们一起到手工花坊做手工;罗益确办起了昌泰恒利电子厂;黄连凤是织毛衣能手,在针织厂上班的她还经常领针线活回家做。”掰着手指头一数,单元楼里家家都有活干,隆香连笑出了声。
产城融合,创新就业扶持思路
安置区与老县城仅一江之隔,距农民工创业园不到两公里。在这里,产业与城市紧密融合,为群众增收注入活力。
在农民工创业园里,有一家广西富利时投资有限公司。公司2018年来此投产,如今月营业额已超700万元。公司负责人梁世福说:“我们之所以在隆安投资,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
目前,在富利时务工的安置区搬迁群众有50多位,劳动力充足;马路对面,是隆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方便;创业园周边道路纵横,富利时离最近的高速路口仅不到7公里,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燃气、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更重要的是,安置区还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安置区附近,有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农贸市场、卫生院门诊部,还有多所学校。“有家住、有活干、有学上,还有日趋健全的社区服务。很多人跟我说,这里稳定又幸福。”震东集中安置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陆锋杰说。
其实,从一开始,震东安置区就是按照县城新区的标准规划建设的。既免除了搬迁户们的后顾之忧,又客观上为用人单位积聚了人气。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震东集中安置区和农民工创业园如今已经实现产城融合。占地7200亩的农民工创业园,已建成标准厂房79栋,进驻企业40家。算上安置区一带的企业,整个产城融合区已引进落户57家企业,其中包括24家扶贫车间。
“未来,我们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将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产城融合协调发展。”陆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