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网女单封后,成为公开赛时代首位夺得大满贯的资格赛球员
出道即巅峰,拉杜卡努成为网坛新宠
三周前,世界排名第150位的18岁小将拉杜卡努,在空无一人的球场参加美网资格赛角逐;两周前,第二次出战大满贯的她在看到签表后,就早早订好回沈阳探望外婆的机票;一周前,她连赢七场后(含三场资格赛)首次跻身大满贯八强;北京时间昨天,这位中国与罗马尼亚混血小将,亮相近乎爆满的阿瑟·阿什球场,在美网女单决赛中以6比4、6比3击败19岁的加拿大选手费尔南德斯。
过去数年,处于乱世中的女子网坛已诞生了奥斯塔彭科、斯维亚泰克等“首冠即大满贯”球员,而她们的经历比起拉杜卡努还不够戏剧。这位代表英国出战的中罗混血儿所经历的2021年美网,被媒体称为“网球史上最神奇的一次大满贯之旅”。
三个月前凭外卡参赛的高中生,写下一串纪录
以一记174公里/小时的外角Ace锁定胜局,拉杜卡努像所有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的球员们那样,扔掉球拍,躺倒在场上,双手捂面抽泣,再带着激动的神色迅速爬起,享受阿瑟·阿什球场里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对于过去两周所取得的成绩,这位年仅18岁的小将难以置信,“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意外、震惊、疯狂,这是我所能想到的词。”
女子网坛已经诞生了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大满贯女单冠军,但论神奇程度都无法与拉杜卡努相提并论。问鼎美网后,拉杜卡努成为自1977年弗吉尼亚·韦德后首位赢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英国选手;自2004年温网莎拉波娃以17岁的年纪封后以来最年轻的大满贯得主;在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大满贯经历中,就成为公开赛年代首位夺得大满贯冠军的资格赛球员。
想要探究拉杜卡努的故事,或许可以从三个月前的温网开始。凭借组委会颁发的外卡来到全英草地俱乐部前,当时仍是全日制中学生的拉杜卡努未参加过大满贯赛事,巡回赛战绩停留在6月的诺丁汉公开赛首轮。事实上,负责发放外卡的英国网球名宿亨曼犹豫了许久,他不能确定将外卡发给世界排名仅第338位的拉杜卡努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首次参加大满贯正赛,拉杜卡努的表现让开赛前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她先后击败迪亚琴科、前法网亚军万卓索娃和罗马尼亚名将科斯蒂亚跻身十六强,最终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因呼吸困难退赛。
来到纽约法拉盛公园,拉杜卡努带来了更大的惊喜。从资格赛到美网决赛的十场比赛,她一盘未丢,击败了罗杰斯、本西奇、萨卡里等名将夺冠。上一次女球员在美网不失一盘夺冠还要追溯到2014年的小威廉姆斯。昨天与费尔南德斯的决赛耗时1小时51分钟,已经是拉杜卡努十场比赛中最艰苦、耗时最久的一场比赛。
多元文化背景造就超乎年龄的成熟
伦敦、多伦多、布加勒斯特、沈阳……拉杜卡努的社交媒体上罗列了这四座城市,分别是她的居住地、出生地、父亲的家乡、母亲的家乡,叙说着自己的多元文化背景。拉杜卡努2002年11月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父亲为罗马尼亚移民,母亲来自中国沈阳,两岁那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在伦敦南部的布罗姆利长大,5岁起在布罗姆利网球学院学习网球。
多元文化背景在拉杜卡努身上的体现不仅是赛后的中文致谢,父母用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她的成长。父亲推动着拉杜卡努的网球生涯向前,母亲则希望她拥有足够的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妈妈从小就灌输我要勤奋,要自律。妈妈一直把教育作为后盾,让我有了更多选择。这也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在今夏高中毕业前,拉杜卡努一直以全日制学生的身份就读,每天花三四个小时训练网球。“我们总能看见她训练一会儿,就在场边写一会儿作业。”伦敦布罗姆利网球学院负责人透露。
拉杜卡努最欣赏的网球选手是李娜,这与其血缘背景不无关系。拉杜卡努曾在半决赛后表示,李娜的强大心理与韧性是她学习的榜样,“她是一位真正的斗士,内心的力量和信念非常突出。”美网决赛中,拉杜卡努在发球胜赛局奋力救球后膝盖处擦伤流血,当即申请医疗暂停进行处理。回到场上后,她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挽救破发点后将胜利收入囊中。《卫报》认为,拉杜卡努在美网展现出真正的冷静与韧性,她化解压力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两位青少年球员会师大满贯女单决赛时,拉杜卡努的回答同样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这意味着女子网球拥有足够的深度,每一位签表上的女球员都有能力赢得任何一项比赛的冠军。我希望新生代能够跟上传奇球员的脚步,就像我身边的比利·简·金一样。”这份成熟正是当今众多女球员所欠缺的。《今日美国》认为,未来正在18岁的拉杜卡努面前徐徐展开,还有很多事等待她去经历与探索,但强大的心理将帮助拉杜卡努脱颖而出,帮助她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迎接更多的挑战。
三个月前犹豫是否将温网外卡发放给拉杜卡努的亨曼,昨日在阿瑟·阿什球场见证了44年来首位英国大满贯女单冠军的诞生。亨曼赛后表示,美网决赛仅仅是这位18岁希望之星的开始,“绝不会是昙花一现,她会赢得更多这样的比赛。”此时的亨曼或许会很自豪,是自己给了拉杜卡努第一次出战大满贯的机会。(记者 吴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