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3日,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 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所致贺信中指出,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亚太区域最具活力的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双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今年既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进区域,以东博会作为重要平台,在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013年,中国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双方经贸纽带不断增强、自贸区建设持续升级、产业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为区域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同推进开放合作战略对接。长期以来,东博会紧扣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有效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经济发展战略对接。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同比增长38.2%,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随着去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东博会的平台功能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推动形成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助推“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树立了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为11国20多亿人民带来福祉。事实证明,用足、用好东博会平台,将为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助推作用。
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均面临着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面对疫情挑战,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环境,今年东博会上召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论坛,探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正是这一任务的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中国-东盟充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加大在产业领域的合作力度。目前,双方在产业合作方面主要集中于农业、纺织服装、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领域,通过中马“两国双园”合作等形式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制造基地等。以东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对于打造更加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据中方统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双方之间90%以上货物可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自东盟享惠进口占全部享惠进口的一半左右。疫情发生以来,双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韧性与活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东盟积极开展减贫交流与合作,有效推动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实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积极推进与东盟经贸关系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共同推动RCEP协定落地生效,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助力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以RCEP签署为契机,推动中国-东盟在商品、资金、技术、人员、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整合亚太地区已有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促进区域内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降低贸易成本。增强RCEP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协同性,发挥RCEP在国际经贸规则方面的优势作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思路借鉴。
深化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以数字经济发展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借力东博会平台,推动中国-东盟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政务、数字产业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科技在抗疫防疫领域的运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强化对数字规则的治理能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和创新丝绸之路,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韧性和活力。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使参与各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真正受益,明确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成为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使参与各方在国际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发展重要议题的思考、探索和行动上有共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抗击疫情和发展经济,要支持彼此抗疫努力,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在疫苗联合研发、合作生产、标准互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使参与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务实行动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作者:王珍珍,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