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老师还在的时候曾经说过,文艺战线的老兵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如此铿锵,却又如此浪漫。谢谢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军旅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11月20日晚,《国家宝藏·展演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了以“止戈为武”为主题的第五期。节目中,三组创演嘉宾以国宝宇宙里的战争文物为灵感,将他们对于战斗精神的理解,对于和平年代的抒怀,对于革命军人的致敬,全部熔铸于文艺作品之中。 风花雪月也有朗朗丹心、铮铮铁骨。透过这些作品,观众们真切感受着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始终激荡着的和合之美,更沉浸体验着当下人民军队骨子里的精神气度,闪耀着忠诚的信念和勇敢的锋芒。
家国情怀瞬间拉满 又是被国宝宇宙惊艳到的一天!
“节目完全掌握了文化密码,让静止的国宝也可以变得如此有温度、有个性、有魅力!”从古战场的将士气度到新时代的军人风采,观众只觉家国情怀被瞬间拉满,连呼“又是被国宝宇宙惊艳到的一天”。
如果兵马俑有气氛组,会是什么样?在红黑相搭的舞台上,西安交响乐团及合唱团为跪射武士俑奏响《秦军军歌》,联动网友制作的《大秦帝国》高燃混剪视频,为观众带来热血沸腾的视听盛宴。表演的时候,他们将交响乐团想象成秦国军队,高亢的小提琴是冲锋陷阵的士兵,中提琴似战马,大提琴如号角,低音提琴像战鼓……每一个乐手就是一个士兵,这些独立的个体汇聚到一起,就是一支强大的队伍。
古战场的风,吹到了铜奔马的创演舞台。“全能舞者”刘迦在《天马来》中一人分饰两角,致敬古往今来的戍边英雄。“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久经沙场满身战痕的将军,站在沙如雪的边关,回想起自己在恬静家园里肆意奔跑的少年模样,内心所有的梦想与牵挂都在这一刻交汇。正因有将军浴血疆场的守护,才有了少年无忧无虑的家园。当刘迦踏着舞鞋翩翩起舞,强烈的故事感扑面而来……
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带来实打实的无NG舞台,杂技《风林火山》帅气值爆表!他们将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的竹简幻化为抖杠,人就如文字一样在“竹简”上翻腾跳跃,“风、林、火、山”四种模式切换,赋予杂技表演战斗素养的规范、部队行动的标准……通过超高难度的展示,他们希望观众感受到新一代革命军人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众多观众对《国家宝藏·展演季》的各个表演都爱不释手,认为这些匠心创制的文艺作品精于创意,胜在格局,让每一件国宝都充满了泱泱大国的风度和浩浩千年的厚度。
文艺老兵大放异彩 “退伍不褪色”的创作信念感人至深
作为《国家宝藏》文物特展的配套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创新采用“揭榜挂帅”模式,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三季以来的国宝定制“文艺展品”。
在已经播出的青春主题“少年十八岁”、名人专场“乾隆乾隆”、天文主题“星汉灿烂”、石质文物主题“惟石能言”中,英雄不问出身的国宝创演者们竞相怒放才华。节目云集了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国家京剧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顶尖院团及专业高校的文艺人才,也囊括了流行乐歌手、独立摇滚乐队、非遗传承人等民间文艺力量。
最新播出的第五期节目, 俨如军旅文艺工作者的主场,三组创演嘉宾中有两组都是文艺兵出身。
刘迦12岁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舞蹈,15年的军旅生涯中,舞台就是他的战场。这次为铜奔马创演作品,一下子让他联想到在军营时期的很多过往。他说:“我大部分的经历和输出都是为兵服务,将作品带到前线,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对于他们的关怀。作为一名曾经穿上过军装的军人,我有这个责任,通过自己的能力,创作出更多歌颂他们的作品,这个可以激发出我的能量,并且把这个能量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大家知道我们祖国的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
藏龙卧虎的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曾七上央视春晚,拿下过国内外诸多大奖。这支实力派文艺团队生于部队,为传承军旅艺术火种,他们特别保留了“战士”“战旗”两个“番号”。团员们表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大家都想着能把部队的文化延续下去,不仅延续下去,还要发扬光大。我们很想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更多的人看到,和平时期的军人也许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也许少了炮火硝烟的考验,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忠诚、奉献、牺牲仍是军人精神中永恒的内核。”
伴随节目播出,许多观众表示这是第一次将目光投注军旅文艺工作者的身上,并被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打动了。以舞台为战场的军旅文艺工作者们,同样值得我们献上一份深深的敬意!
说出战士的心里话 强军文艺呼唤这样的“风花雪月”
从岑参、高适、陆游、辛弃疾等文人志士写下的豪迈诗词,到《保卫黄河》《军港之夜》《为了谁》等今人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军旅文艺的“风花雪月”在温婉细腻之余,更有阳刚进取的底色。
当下的军旅文艺创作应该具备怎样的气象?著名军旅艺术家阎肃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用“正能量、接地气”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创作的价值观,他说:“不管是一首诗、一首歌还是一部剧,都要说出战士的心里话,写出战士的真感情,让战士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去传唱,让他们在冲锋陷阵时有无穷的力量,在军旅生活中有前进的动力,在成长历程中有精神的港湾。”
本期《国家宝藏·展演季》的三组创演之所以感染人心,不仅在于让历史照进现实,更在于让文艺走进人心,集中体现了紧贴军营生活抓创作、面向基层官兵抓服务的特点。节目中,由总台军事记者庄晓莹带来的“国宝军事版”现场报道,让文艺与现实交相辉映,极富情感冲击力和精神感召力。
古有边塞卫士,今有戍边英雄。庄晓莹特别介绍了不久前她采访过的中国的最高驻兵点——5592观察哨。在那里,官兵们战风沙、斗严寒、抗缺氧,在乱石堆中建成哨点。曾有年轻战士写道:“要在没有界碑的地方,用身体站成祖国的界碑!为了祖国安宁,我早已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
从“脚下是国土,身后是家乡,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铮铮誓言,到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的“我很好”;从华夏大地始终激荡着的和合之美,到五千年古国向世界发出“止戈为武,铸剑为犁”的号召……鲜活的战士形象,鲜明的时代气质,为国宝宇宙注入了熊熊燃力。
军旅文艺也是战斗力,是凝聚战斗力的战斗力。强军文艺呼唤更多这样的“风花雪月”,鼓士气、抒兵情、壮军威,如那铜奔马,仰天长啸出华夏儿女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