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共发展 团队教研促提升

城市一刻|来源:南宁市逸夫小学2021-12-15 09:59:44|网络编辑:李惠惠

为进一步把城区小学数学学科主题式教研活动推向深入,提升教研活动品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力品质教育,夯实城区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质量。由南宁市青秀区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黎有文牵头,以城区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为核心、校级骨干教师为主力,以五年教龄青年教师为后备军的6个备课小组,共同开展2021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

9月27日工作布置会结束后,南宁市逸夫小学由教学副校长周艳、教导主任冯丽两位城区兼职教研员为核心,整合鲤湾、贤宾两校区的骨干老师成立了二年级解决问题专题备课团队。组长周艳负责拟定研修主题、方向、组织开展教材研读及教研活动;冯丽和崔静负责组织总校和贤宾校区的成员进行具体课例实施;邓焕芝、周苏妮、张亚楠三位校级骨干教师负责课堂教学实践;姚创广、刘莉、陈爱平三位青年教师作为第二梯队成员全程参与学习,同时整理收集整个活动的过程性材料。

一节精彩的课堂,背后凝聚的是整个教研团队的努力,回顾团队的磨课历程,真可谓“敦本务实、步履稳踏”。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中,我们团队确立了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形助数”,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阐明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及其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搭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的研修主题。

\

在组长周艳副校长的组织和带领下,团队成员共参与修改完善教学设计12稿、听评课活动9次,集中研讨活动8次,研修接待展示2次,不断调整,不断细化,将课例研修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磨,12月10日下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专场的李德、周艳两个小组在南宁市逸夫小学举行了“解决问题”同课异构主题互研活动,同时以钉钉直播的方式向青秀区所有学校的数学教师展示了此次活动。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李胜腾老师采用复习导入,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通过复习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知识,让学生说算式含义,在分类观察中找特征,为突破新课的难点知识做好铺垫。在探究新课中,通过用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图形表征、动作表征、现实情境表征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孩子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含义,以多种表征形式的转化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

南宁市逸夫小学周苏妮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图帮助理解题意,用圈一圈、补一补、假设等方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和它的运算顺序。并设计层次丰富的练习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巩固和拓展。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运动,利用移多补少,假设法等方式快速解答,充分感受到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打开学生多维思考的路径,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

随后是两个团队的教研汇报,大家就教材分析、磨课过程、成效体现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的研究进行细致介绍,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崔静老师做团队研课过程小结。

\

医科大团队教研汇报

\

逸夫团队教研汇报

\

崔静老师做团队研课过程小结

青秀区教研室黎有文副主任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认可,并对两节课进行细致的点评和专业引领。黎有文副主任特别指出,每个数字、每道算式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讲精彩了,数学也就学会了。我们在课堂上要重视每一个数字的由来,背后的来龙去脉。

\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但教学实践的脚步没有终点,相信在追求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定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