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一群年轻干部扎根农村,甘于奉献,为基层建设发展贡献青春之力量。
“卖海鸭蛋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今年,我们帮助蛋农销售了海鸭蛋约10万斤,使其增加收入约55万元。”钦南区犀牛脚镇岭脚村党组织书记助理、驻村工作队员潘彦君开心地说。
2021年,“95后”潘彦君被选派到离市区60公里外的犀牛脚镇岭脚村驻村工作。
来到农村,潘彦君并不觉得苦,而是一头扎进了基层工作中。要做好农村的工作,走村入户、直面村民是切实有效的方式。在村情走访调研中,潘彦君了解到村里不少农户在池塘、浅滩养殖海鸭、生产海鸭蛋,但销售渠道比较单一。
何不通过电商扩大销路?想到就干,潘彦君与村委干部、驻村干部一起与电商平台洽谈合作,并成功签下销售合同。
“能够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卖海鸭蛋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潘彦君说,“在基层工作,头脑灵活固然重要,但要当好‘小学生’,向群众学习、靠集体智慧、从实践里取经。”
“农村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看到潘彦君变瘦变黑了,在武汉工作的闺蜜关心地问。
潘彦君打趣地回答:“不苦不苦,以前吃热干面,现在吃海鲜面哈!”
为突出锻炼年轻干部的实效,钦南区建立“3+1”导师传帮带机制,明确区处级领导、乡镇科级领导、村党组织书记的联系培养制度,采取“多对一”“手把手”的方式,教方法、传经验、带作风,帮助潘彦君这样的年轻干部转变角色、适应岗位。
“组织的支持,让我信心倍增”
从前,钦南区那丽镇那丽村村民在出入村委门口的公路时,总会觉得路口的旧瓦房“扎眼”。
如今,旧瓦房变成了一座崭新的凉亭,供村民休憩。
这是那丽村主任助理、驻村工作队员胡君颐与驻村工作队为民解忧所办的实事之一。
到基层工作以来,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群众家中,或者在山林丘地间,总有胡君颐的身影。她忙着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开展农耕生产、处理矛盾纠纷……
近一年的驻村历练,面对群众的诸多诉求,胡君颐不再有刚开始时焦躁不安、手足无措的状态,而是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接待群众,倾听群众心声,耐心细致地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忧纾难。
“组织的支持,让我信心倍增。”胡君颐说,“这也增强了我扎根基层、锤炼自我,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办到人民心坎上去的动力。”
为培养造就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发展、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队伍,钦南区做好关心关爱与精准培育工作,区委组织部协调用人单位对派驻干部的工作、生活作细致考虑,每年召开一两次选调生座谈会,为年轻干部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搭建平台。同时举办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培训班,加强年轻干部的理论素质、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到一线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期,海岸线绵长的钦南区大番坡镇需要人手。
“到一线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2021年7月参加工作的利汝安,和钦南区广大年轻干部迅速投入一线,与镇村干部一起在村口路边值勤驻守,到村落社区张贴防疫、反走私宣传海报,生动地诠释年轻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基层的工作繁忙且琐碎,利汝安既要做好日常负责的具体工作,又要与同事们落实打走私、防疫措施,筑牢基层防线。“就得在这样的实践中经风雨,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理想之花绚丽绽放。”利汝安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钦南区始终把基层实践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坚持多岗位锻炼、基层墩苗磨练、中心工作锤炼、必要台阶历练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近两年以来,钦南区共组织选派58名选调生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驻村工作队员,在基层一线参与“民事代办”,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发展中积累群众工作经验,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彭远贺、王一渊、黄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