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广西多措并举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为广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肝病一区主任、“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毛德文教授介绍,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优秀老师的言传身教必不可少,是一名优秀中医快速成长的关键所在。目前,广西各大中医医院的名中医,都坚持每月下到基层一次,不仅让当地患者得到最专业的的治疗,也向广大基层中医传承了最新技术,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毛德文:“带动相关的县级医疗机构的一个是技术帮扶,包括查房、义诊、讲课,对当地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这个是还挺有成效的。”
近年来,广西以培育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国家级人才为重点,遴选新一批广西名中医,开展广西名中医及其学术继承人培养工作,建设各层级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名中医工作站,开展“名中医八桂行”活动,营造名中医辈出的良好环境。自治区中医药局副局长张玉军:“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对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加大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稳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及水平。”
为了给中医药事业人才队伍和科研创新注入新活力。广西出台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12项举措。目前,全区拥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2名,青年岐黄学者3名,桂派中医大师28名,广西名中医196名,构建涵盖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骨干网络。自治区中医药局局长黎甲文:“实施‘名中医八桂行’、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推广等项目,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1万多人次。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近20个国家级平台、7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药监局认定,广西实现国家级药品重点实验室‘零’突破。”
此外,广西还通过实施广西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中医药优秀人才、骨干人才等人才培养项目,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壮瑶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广西入选国家中医药创新团队、岐黄学者、优秀人才的后备力量。
(记者 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