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素有“东方神果”美誉,小果子漂洋过海畅销欧美及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国际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讨论会议上,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捷刚从口袋中拿出罗汉果,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温香彩委员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桂林特产:“跟罗汉果的感情已经建立有20多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开会的时候喉咙有点咳嗽,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委员就给我(一点),当时还是一整个果,打开给我一半泡水,后来发现效果特别的好。从此之后罗汉果基本就没有再断过了,有时候看到别人有感冒症状或者喉咙沙哑,我也给别人推荐。”
罗汉果的“粉丝”可不止温香彩。据桂林海关统计,2021年,桂林辖区出口罗汉果干和罗汉果提取物4.2亿元,同比增长81.2%,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已经有5600种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使用了罗汉果提取物。来京参会前,区捷委员走访桂林市多家部门了解到,该市从源头上把控罗汉果产品质量,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上共同认可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要求认证要求:“桂林市罗汉果产业年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5%左右,RCEP国家占比在20%左右。今年1月RCEP正式生效后,我们抢抓机遇,加紧了解RCEP行业规则,也加大对RCEP国家罗汉果相关产品标准的了解,不断增加对RCEP国家的出口数量,助力罗汉果相关制品出口。”
据了解,罗汉果产业已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品种选育、基地种植、罗汉果+旅游、罗汉果电商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但区捷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罗汉果产业还面临着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品种资源保护利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投入不足等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全力加快我国罗汉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建议,建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的罗汉果产业研究机构,安排专项资金推动罗汉果产业创新研发,将罗汉果纳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形成综合保护体系。建立罗汉果种苗繁育准入制度和生产经营许可证,加强种苗市场管理,杜绝罗汉果种质流到国外去。”
近日,桂林海关与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强化罗汉果品牌培育、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土产品”漂洋过海保驾护航。桂林海关也整合优化原产地签证模式,推行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聚焦RCEP协定落地对罗汉果提取物等产业影响,帮助企业享惠。但区捷委员也坦言,想让罗汉果“漂洋过海”走得更远,仍有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在产品通关方面,现在还存在各地海关对相关产品归类、分列归口不统一(的现象),增加了企业在申报通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的难度,所以我们建议国家按产品类别建立互通认可的划分、归类标准,以提高出口审批时效,助力(提高)企业产品通关效率。”
(记者:刘晓宇、李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