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疆大爱,让人心底暖流涌动——东航飞行事故救援一线那些感人肺腑的画面,展现了同舟共济的广西力量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22-04-03 08:39:40|网络编辑:刘婷

藤县埌南镇莫埌村,桂东南的一个小山村,过去的十多天里,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3月21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自治区、梧州市和藤县三级党委、政府迅速响应,应急、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快速集结,全力搜救、全力保障、全力善后、全力服务。

在狭窄的莫埌村开展的搜寻救援行动,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连日里,迅速集结的救援人员,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一个个协助开展搜寻救援的团队,在陡峭的山坡上坚守着,在冷风苦雨的泥泞中忙碌着,组成了一幅幅朴实而动人的画面,让人心底暖流涌动!

可爱勇敢的救援队伍

3月22日,凌晨1时许,人民视频一段疲惫的救援人员在操场席地而卧的画面刊播以后,一拨拨网友通过弹幕,表达自己的敬意:“眼睛进了石头”“我们可爱的救援人员辛苦了”……

他们是刚刚从一线撤出来休整的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3月21日下午,作为首批主动参与救援的力量,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调集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救援。

持续降雨,山体滑坡,泥潭深深,飞机残骸尖利……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站班长牟勇林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沉重的头盔,十分闷热,汗水湿透了衣服。

回到休息地,牟勇林脱掉鞋子,双脚的疼痛感让他倒吸一口气,这才发现脚踝变得血肉模糊,但是他休息片刻,用纸巾包裹住受伤的脚踝,又奔赴现场展开搜寻。

河池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汪潇翔在核心区开展搜寻,浮土极其粘黏,一铁锹下去,非常吃力才能拔出来,挖出的泥巴抖不下来就用手刨,铲子的木柄挖断了,换了一根接着再干。晚上7时许,当天的工作任务结束,他还不想丢开铲子,又继续挖了20分钟。回到休息地,他才发现小腿和脚背都被水鞋磨破了。

在搜救核心区,每一名救援人员都在现场认真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全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下,在搜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月23日和27日,搜寻队伍先后找到了两部黑匣子。

广东广播电视台《DVG现场》评价道,这个世界没有超级英雄,广西消防救援人员比超级英雄更值得信任和托付。

“老婆,请放心,今天没受伤……”3月31日是彭林参与救援的第十一天,作为第一批的消防队员,他提前结束工休,挥别刚做完手术的妻子,每天只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妻子报平安。

长时间在厚厚的淤泥中开展救援作业,大量的泥浆水灌进彭林的鞋子和裤腿,铁铲也挖断了。从前方搜救组被轮换下来后,他又主动参与战勤保障和防疫洗消工作,从白天到夜晚,从晴天到雨天,从雨水到汗水,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有村民把每天救援人员进出的视频拍摄下来,网友看到现场长长的救援车队绵延几公里的短视频,留下了感人评论:“国家力量为同胞们照亮回家路”。

善良淳朴的莫埌村民

莫埌村村民李昌城的家就在事故发生地附近。事故发生后,李昌城和父亲加入了现场秩序维持队伍,还提供家里的空闲场地、食物茶水供工作人员休整。

“我爸煮了3锅粥,炒了些小菜,供救援人员食用。”儿子帮忙运物资,父亲则提供后勤服务,事故发生当天,父子俩熬了整整一个通宵。

在救援人员进入核心区的路上,有一家小卖部,以往不到晚上9时就会闭店。村里没有路灯,入夜后漆黑一团,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事故发生当晚,小卖部的灯却为救援队伍亮了一夜。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不能挣昧心钱。”小卖部老板刘美连说,这些天不断有人到访村里,店里的生意比往常好,但商品都不会涨价。

山里的夜有些黑,邻近的村民们也自发地从家里拿来电灯、手电筒等,照亮着各个入村口和值守点。“村民的光,就这样默默地为我们亮了一整夜。”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想起事发当晚的情景,感动地说道。

莫埌村属于丘陵地形,救援车辆无法直接进入核心区域,加上连日的降雨,让本就狭窄坡陡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

村民自发组成一支百人义工队,利用摩托车或者徒步“蚂蚁搬家”式运送人员和物资,解了救援燃眉之急。部分餐饮店和村民主动把热饭热菜送到前线救援人员手中,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空难无情、广西有爱的大义精神。

57岁的莫朝南,在3月21日下午获悉事故发生后,便丢下正在洽谈着的木材生意,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救援的前两天,每天仅休息3个小时,双眼布满血丝,雨靴被污泥覆盖,分不清本来的颜色。

莫朝南还动员妻子、两个女儿和儿子分别从梧州市里、藤县县城、藤县岭景镇赶回来,帮忙做些后勤工作与运输物资,一家五口都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还有什么要送的就来叫我们,随时待命。”村民莫光南今年50岁,平均每天往返四五十趟,每次完成任务后,又将车整齐停放在应急指挥部的入口处等候。

除了运送工作人员和雨伞、雨鞋、雨篷以外,摩托车志愿者们还帮助搭雨篷、拉水管……凡是能搭得上一把手的,他们都去帮忙。

救援后勤的后勤,是大后勤。过去十几天,村里夜间灯火通明,村民们日夜守候着。全村男女老少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为救援队伍开辟疏通了快速救援的通道,提供着无间断的后勤服务,让救援队伍在一线核心区专心开展救援。

网友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由衷地感慨道:“救援后勤的后勤,是大后勤!人民群众是力量!”

同舟共济的广西力量

一线救援人员全力搜救,当地干部和村民自发参与其中,不少志愿者也奔赴而来……大家全力做好救援服务,展示了同舟共济的广西力量。

“摩托车在泥泞的山路奔走容易磨损,现在救援运输频率高,需要及时维修。”在得知多辆救援摩托车需要维修时,几十公里以外的藤县古龙镇,摩修店老板黄胜森暂停营业,与两位有修车技能的好友一起赶到莫埌村提供义务维修,为“摩托车运送大军”及时更换机油、轮胎、刹车皮等,保证救援摩托车的正常使用。“我们这两天大概修了40多台摩托车。”黄胜森说。

“大家争先报名,救援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事故发生后,广西蓝天救援队来自桂林、容县、贵港的20多名队员即刻集结出发。广西蓝天救援队一名督导员称,他们携带了许多适用于山地救援的破拆设备和照明设备。

作为连续多日在现场参与搜救工作的社会救援力量,广西爱新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集结,来自南宁、北海、平南、容县等地20多人,在3月22日凌晨1时至6时先后赶到,迅速投入工作。他们调试无人机设备进行空中照明,为夜间搜救提供保障,采集地形地貌,还利用自己的技能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工作安排。

在兰欧酒店,善后处置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把遇难者家属当作家人一样照顾。“感谢你们如家人般的关怀和陪伴,在我最困难、伤心的时候得到深切的温暖和慰籍。”3月30日,一位遇难者家属离开梧州后,留言感谢一直陪伴他的志愿者和兰欧酒店员工。

连日来,救援现场的每分每秒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电视画面和各种视频传递出的救援现场忙碌的干群们也感动着大家。

“向自发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致敬!向英雄省区的广西人民致敬。”“一语秋寒”代表了很多网友的心声,“广西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整个广西人员的支援调配、再到普通群众的自发组织、服务,都是在举全区之力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事故善后工作,把广西淳朴热情的民风与勇于担当的时代新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报记者 潘 登 梁乾胜 夏晓云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