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来源:辽宁都市频道)
近日,被誉为中国人“吃饭指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时隔6年后再次更新。相对于2016版,新一版由六条“核心推荐”改为八条“膳食准则”,对5个方面推荐摄入量进行调整,并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为何会有这样的调整,一日三餐如何吃才能更健康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八条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食物的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合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动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适宜体重。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吃各种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300ml以上液态奶。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但肉类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所以每天摄入量要适量。鱼、禽、蛋、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鸡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摄入食盐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低于25g。反式脂肪酸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g。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一天酒精量不超过15g。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饭。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推荐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在生命各个阶段都做好相应的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学会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和平衡。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开始。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深度解读
为什么要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修订?
“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素质强弱有3个条件:遗传、营养摄入、后天的学习或训练,包括体育锻炼等。遗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膳食模式的改变、身体活动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状况有非常大的影响。”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教授指出,加强基本营养,对于提高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每一次膳食指南的制定,都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我国居民饮食的新问题、新特点而给出的针对性指导。此次《指南》将2016版的6条“核心推荐”修订为8条“膳食准则”。其中,“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被调整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本原则,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光指出,平衡膳食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只有食物多样才能做到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模式下,碳水化合物约为人体提供50%—60%的能量、蛋白质提供10%—15%的能量、脂肪提供20%—30%的能量。
将“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修改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是否意味着不再坚持谷类为主?“不是。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此次修改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杨月欣说。
当前很多人对碳水化合物比较抵触,这到底对不对呢?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人体健康,碳水化合物能量供比为50%—60%时达到最好的平衡。因此,《指南》提倡多摄入全谷物。
为什么特别强调多吃全谷物?“因为我们目前的饮食中,精制谷物吃得太多了,这样会直接导致肥胖、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增加。”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常翠青指出,全谷物食物是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重要来源,在预防慢性病、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全谷物对于调节肠道菌群也有益处,因此提倡适当多吃全谷物食物。
“平衡膳食是提高免疫力的根本。”杨月欣强调,人体内无数个细胞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包括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所有细胞都需要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才能达到最佳功能,均衡营养是人体免疫力保持活力的根本。国内外研究还表明,遵循平衡膳食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直肠癌、2型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
有哪些新变化?
▲增加了饮食方式的建议
提出了健康的饮食方式,包括规律进食、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饮食卫生等。
▲增加了高龄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为应对老龄化,增加了高龄老年人的膳食指南。高龄老年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
▲新提出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品多、奶类天天有等,并且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新提出了认识食物,科学设计膳食,引导和鼓励家庭建立科学健康的膳食行为。
▲根据近期膳食研究,为膳食指导提供了依据。
▲完善了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餐盘、食物量化表等可视化资料。
知多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1989年首次发布以来,中国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发布。近日,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简称《指南》)。这份《指南》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近百位专家历时近3年修订完成,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健康人群,将对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善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生命时报、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