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牵住移风易俗“牛鼻子” 提升群众幸福感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2-05-16 09:16:19|网络编辑:李惠惠

隆林各族自治县把推进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结合当地世居民族风俗特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纵深推进移风易俗。

日前,记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村采访时,第一书记黄远声通过“博士大讲堂”正在跟村里的苗族群众宣传普及移风易俗知识,可龙屯村民王栋眼睛盯着桌面材料听得很认真。今年3月底,王栋父亲因病逝世,按照当地苗族风俗习惯,要杀牛祭拜。

王栋:“我爸这边的亲戚,还有表姐、表妹都要来的,原计划是要杀六头牛,后来只杀了一头牛而已。”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朝林对当地苗族文化深有研究。

对于杀牛祭祀,他介绍说:“按原来的民俗,宰牛是根据家族的女孩数量来宰的,比如这个家族有10个女孩,那么就要杀10头牛,共同的奶奶、公公都算,都是堂姐妹。”

记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蛇场乡等苗族聚居区走访了解到,白事杀牛费用,由女儿和主家共同承担。当地苗族老人去世,杀牛少则7、8头,多则20、30头。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跳坡节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熬德金说,不少家庭因为一场白事“两头空”,甚至欠下的“牛债”父死儿还。

熬德金:“杀的牛越多,脸上就更有面子,这样就变成了相互攀比。在我们村有一个老人过世,杀了27头牛。”

隆林各族自治县总人口43.9万,其中苗族人口近12.3万,占全县总人口29.1%。而当地12.1万的脱贫人口中,苗族占5.2万人,占比高达43%,也就意味着在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县有近一半的苗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沉重的白事负担,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也直接影响到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自治区党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凌经球:“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不加以引导,让大家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也同样存在着他们重新落入贫困陷阱。加强移风易俗,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去年8月份,隆林各族自治县在全县启动“移风易俗”统一行动,从群众反应强烈的苗族白事杀牛这个习俗破题,明确提出除直系女儿外,其他人均不再宰杀牛、羊、猪等牲畜进行祭祀,主客双方祭祀和招待客人总量控制在3头以内。对于政府的倡议,可龙屯村民王栋说,这样做既可以用苗族的传统祭奠逝者,又减轻了压力,他举双手赞成。

王栋:“一头牛是要几千到一万元,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

据统计,隆林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来,已劝止白事大操大办340起,减少杀牛654头,户均屠宰牛从15头左右减少到户均2头左右,群众幸福感大为提升。

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跳坡节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熬德金:“充分尊重了苗族人的风俗习惯,规定允许主家和亲子女可以杀牛,这样就迎合了苗族人的心理特点,群众也高兴。”(记者刘晓宇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