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大力推进清廉广西建设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自治区建设清廉社区的总要求,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狠抓落实,紧盯重点工作任务和关键环节,采取“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相结合,在全市26个社区开展清廉社区建设,26个创建社区涉及基层党组织45个,党员4040名,结合河池特色以“五聚焦五深化”进一步做实做细清廉社区建设工作。
聚焦抓好“政治清明”这一首要任务,深化政治建设。河池市通过推动社区党组织持续开展党员干部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社区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结合全市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基层党员违反政治纪律问题,推动社区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引导社区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守规矩。
聚焦抓住“居务清廉”这一基本要求,深化管理监督。河池市坚持规范社区事务公开,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因地制宜运用会议、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和微信等多种载体,推动社区事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保障社区居民知情权、建议权、评议权、监督权。开展风险自查自纠。围绕居民群众的关注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社区工作的薄弱点,通过自查、互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开展日常排查,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问题。注重廉洁监督。建立完善社区财务社保、低保和再就业等监管制度,建立实施社区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深化述职评议,推行社区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和服务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年向社区党组织述职,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
聚焦抓牢“干部清正”这一关键所在,深化勤廉务实。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培养一支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的社区干部队伍。具体是“五个强化”。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两委”班子的选配和专职化城市社区党建组织员的招录(聘)工作,规范社区“两委”和居务监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面落实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严把人选的政治关、廉洁关。强化日常教育。依托党校、干部学院、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廉政教育基地,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履职教育,深化纪律教育、党性教育,强化警示教育,提高社区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强化作风建设。结合河池市干部队伍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深化社区干部包片联户、网格化治理等制度,严格落实专职社区工作者AB岗、错时上下班、节假日值班等工作制度,破除社区干部“八弊”顽疾,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社区干部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群众。强化管理监督。把社区党组织带头人纳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强化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建立社区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划出底线、公开公示、群众监督的形式,强化对社区干部履职尽责的监督。强化激励担当。拓宽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通道,完善薪酬制度,落实保险福利待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引导社区干部担当作为。
聚焦抓活“民风清朗”这一良好导向,深化新风正气。良好社会风尚能够温润心灵、引人向善、促进社会和谐,把廉洁文化触角延伸到社区各方面各角落,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河池市通过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好用活列宁岩、于成龙廉政路等河池红色和廉政资源,深入挖掘提炼本地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讲好党史故事,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居民楼道等,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建设廉洁文化展示廊、宣传橱窗,推进廉洁文化进社区、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加强清廉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大力宣传社区党员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事迹,选树了一批本地先进典型,树立鲜明价值导向。同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黑恶势力、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形成震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聚焦抓实“高效服务”这一群众工程,深化治理创新。河池市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工作,严禁上级职能部门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促检查、评比表彰、实绩考核等方式随意增加社区工作事项。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服务,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规范网格任务流转办理工作,推动群众工作、服务管理、风险整治、应急处突等基本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着眼于“六美家园”建设,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开展邻里互助服务和交流活动,立足居民需求打造“爱心妈妈”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引导社会力量、慈善资源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开展服务。(通讯员 韦路华 韦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