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重庆段是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主战场”,并写入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
喜讯接踵而至,连接河南省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郑渝高铁即将开通运营。这条高铁全线运营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中原、华北、东北地区新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对于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也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6月13日,“大美重庆·乘郑渝高铁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在重庆启动,由中央和市属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沿郑渝高铁重庆段前往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四地,采访展示郑渝高铁建设成就,讲述郑渝高铁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建设故事。
即日起,本报将连续4天推出四地相关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万川毕汇,平湖之州。
万州是三峡的“客厅”,是三峡旅游的新起点。深厚的文脉、诗意的风光、独特的风物、便捷的交通,峡江古城的千年文脉与高峡平湖的壮美景观在这里相映生辉,长江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畅游三峡,万州出发。6月13日下午,采访团乘郑渝高铁试运行动车组到达万州,开启了此行的第一站。
修缮天生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一湖碧水、翠屏环抱,万州是一座立体的城市,175米三峡工程蓄水位让万州蝶变出平湖风光。长江北岸,天生城遗址孤峰突起于繁华都市之中,成为“万州八景”之一。
相传蜀汉时期,刘备曾驻兵于此,故天生城又名天子城。作为南宋末年修筑的抗蒙(元)古城址,天生城遗址与合川钓鱼城、云阳磐石城、奉节白帝城等是同时期修建的城址,共同构筑了当时的山城防御体系,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生城遗址是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重要节点,也是为数不多的位于城市核心区内的古代战争遗址。”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文物保护部主任李力介绍,按照“考古先行”的原则,2017年至2021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天生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发现约700米南宋城墙、房屋、排水沟、水井等遗址,并出土大量黑釉、青釉瓷器、礌石、筒瓦等南宋时期文物,“基本厘清了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城垣布局。”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称,新发现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汉至六朝的遗存,进一步证实了天生城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是人类生活居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三峡地区先秦时期人类对居址环境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记者一行沿着斑驳的石梯攀爬而上,现场一派繁忙,内外墙及南一字城墙正在进行修缮保护,寨门处的两个古炮台即将修缮完成。
去年8月,万州启动实施天生城大遗址公园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保护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尽可能多的保护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建筑的真实性。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30%的工作量,今年底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建筑整治工作,计划2024年全面完工,并向公众开放。
“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李力称,建设天生城大遗址公园,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长江文化重要标志,彰显长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大三峡’精品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
讲述感人至深的三峡移民故事
弘扬长江文化、讲好长江故事,离不开三峡移民。
在江南新区,万州建起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百万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也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离别情,离别情,离别之时难舍分。土生土长几代人,乡里乡亲几十春。”65岁的万州外迁移民魏太得在《离别情》中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万壮别故土的三峡儿女的心声,“为了三峡大移民,幸福生活起航程。我们愉快离,我们愉快分。”
“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原重庆市巫山县政府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冯春阳,在做移民工作途中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卷走,为移民工作鞠躬尽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每次,讲解员何江霞讲起移民和移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也会想起14岁那年送别姑妈一家外迁至上海的情景。她说,自己既是三峡移民文化的见证者,更要做三峡移民精神的传承者。
据统计,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藏有三峡移民工程的各类实物资料4806件(套)、照片3156幅、音视频资料150余部,年均接待观众逾50万人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一张张瞬间抓拍的照片,一件件意义不凡的实物,记录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移民故事。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三峡移民纪念馆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馆长岳宗英称,随着郑渝高铁即将正式运行,必然促进三峡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的互动交流,“要内练功力,加强自身文化遗产的挖掘、提炼和保护,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展览,让这些文物‘走出去’,同时把外地优秀的文化‘请进来’。”
今年1月,三峡移民文化挖掘提升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三峡移民资料征集、三峡移民精神口述史、三峡移民精神课程体系开发、三峡移民精神系列研究、三峡移民精神成果转化5个子项目。
与此同时,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正推进三峡移民红色基因库建设,目前已完成7件重要历史文物和移民展厅的三维数据采集、336件(套)移民文物照片拍摄、15部移民红色故事摄制等第一阶段任务,最终将全息呈现和展示三峡百万移民工程的伟大壮举和辉煌历程。
三峡文化园荟萃三峡文化精华
走出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便是三峡文化园。三峡文化园由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重报万州中心)等五个公共建筑共同构成,是万州滨江环湖“一环两岸十六景”重要景点之一。
“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特别要打好三峡文化牌。”万州区文旅委规划产业科科长牟静介绍,三峡文化园以展示“三峡文化”为背景,从古至今构建四大序列景观,汇聚演绎、歌舞、文化、艺术等多元化元素,成为喜迎四海宾朋来万观光休闲的城市客厅,为世人展示三峡文化的内涵及魅力。
站在三峡文化园大河歌会舞台边,临江凭风,纵览江宽水阔、浩瀚如海的平湖美景,一幅山水之城的壮美画卷展现在眼前。
世界大河歌会在万州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届,并已成为重庆乃至世界河流区域的一张文化名片,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世界各国艺术家们共同演绎世界江河名曲和三峡文化的大舞台。
在三峡文化园,一栋栋创意十足的楼宇拔地而起,这便是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园区负责人介绍,这里以互联网、新媒体、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为核心,集聚数字经济企业,推动文艺创作、文化创意与数字新媒体融合发展和原创自主品牌“市场化”,打造渝东北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探索生态优先新路子,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整个项目占地约120亩,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投用。
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入驻商家近100家,其中渝万传媒、三峡影视等文创类企业50余家,成功创建市级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
三峡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长江文明的起源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峡文化园集聚移民文化、三峡文化、巴渝文化和文化创意等多元文化,必将成为荟萃三峡文化精华、彰显长江文化的好地方。
万州区副区长高子清:
建成展示三峡文化的窗口
本报记者 彭瑜
万州是三峡文明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三峡文化的荟萃之地。郑渝高铁开通在即,万州区如何挖掘保护长江文化,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万州区副区长高子清。
重庆日报:万州有哪些重要的长江文化资源?
高子清:万州是长江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承担三峡移民任务最重的区县,我们拥有天生城遗址、西山钟楼、瀼渡电厂等三个国家级文物;同时,万州呈现出三峡歌舞团、三峡川剧团、三峡曲艺团、三峡杂技团“四团同城”的局面,是全市拥有专业艺术院团最多的区县。
重庆日报:近年来,万州在挖掘保护长江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高子清:我们建成了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也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现在,我们正实施天生城遗址公园环境提升工程,打造大遗址公园;全面推进瀼渡河水环境治理,建设三峡水电工业公园。
作为全市拥有专业艺术院团最多的区县,万州创作排演的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三峡人家》《薪火》,现代川剧《鸣凤》《白露为霜》等舞台艺术作品,接连摘取国家级大奖,“中国戏剧·万州现象”闻名华夏。谭继琼、何菊芳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
202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万州“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重庆日报:随着郑渝高铁开通,万州如何利用交通的优势,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
高子清:关键要打好三峡牌,特别是三峡文化牌,持续推进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功能完善工程、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重报万州中心)、三峡文化园的建设,着力打造成集中展示三峡文化的窗口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文化交流中心,借助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让游客走进万州,让三峡文化走向全国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