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25日电 不到一个月连续遭遇6轮强降雨,面对暴风骤雨、洪水泥流的侵袭,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发出“红色动员令”、倡议书,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以实际行动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危急时刻冲在前
桂江江水猛涨,超警戒3.5米——6月14日,地势低洼的梧州市苍梧县京南镇长发社区有3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天气预报显示,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临。
必须抢在洪峰到来之前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接报后,由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30余人抢险突击队,立即赶往现场,与社区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利用船只转移孩童、老人。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受困群众全部安全撤离险区。
“你好,我家儿媳妇羊水已破,需要紧急送医生产,可是道路被洪水阻断。”20日中午,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派驻双寨村包村干部徐钦炜接到紧急求援电话,立即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县消防大队、应急管理局、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等部门,并组织镇党员先锋队赶往现场。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桂林市区一处被洪水淹没的公园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由于冲锋舟无法直接到达,徐钦炜徒步涉水前往孕妇家中,组织群众运送临产孕妇到村委所在地,搭乘冲锋舟赶到的医护人员将其运送到路边,再登上等候的救护车——通过“生命接力”,孕妇终于被安全送到医院。
在田里劳作的农户被困在树上、小学生被困房内、有的村民失联……20日,一场特大暴雨之后,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高田村党总支部书记陆翠荣四处奔跑,一边给救援队带路,一边处理各类求援信息。
在救灾物资送来前,陆翠荣自掏腰包购买了水、方便面、干粮送给有需要的群众。买物资时,小卖部店主于田妹才注意到,村支书竟然还赤着脚,于是心疼地从屋内拿了一副拖鞋给陆翠荣穿上。直到夜晚待救援人数清零,浑身湿透的陆翠荣终于吃上了当天第一口热乎饭。
与风险隐患赛跑
复杂的地质环境让广西多地在防汛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用好科技手段加密监测预警同时,广西各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风险隐患,及时转移群众。
18日晚9时左右,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九溪村九溪屯下起暴雨,驻村第一书记蒋华科密切关注雨情水情。19日凌晨,发现水位快速上涨后,蒋华科立即组织村民往空旷且地势较高的地方撤离。凌晨1点半左右,九溪屯发生了泥石流灾害。
灾害发生后,蒋华科迅速向乡政府报告情况,县消防救援大队和乡政府干部徒步4个小时赶到,组织群众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由于提前采取措施,此次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滚滚而下的泥石流顷刻间冲垮了一整栋木房——近日发生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一场惊险视频画面让很多网友捏了一把汗。
6月18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古都村,消防队员开展搜救工作。新华社发(刘彬 摄)
22日下午,龙胜县龙胜镇桂龙社区玉龙巷后山出现一处大塌方,接到险情通知的龙胜镇纪委书记贲龙军立即赶到现场。看着一股股黄泥水流过半山腰的一栋木屋,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他判定这是泥石流的预兆。
“赶紧转移群众”——发现房主夫妻准备拿些贵重物品再走,贲龙军冲到房间门口,将二人拉出屋外。在他们跑到安全地带后,大块的泥土从山上滚落。不到3分钟,泥石流轰然倾泻,木屋瞬间被淹没。
数据显示,通过有效预警并采取“三个必须转移”(达到预警阈值必须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必须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必须转移)有力措施,入汛以来广西提前转移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44.2万人。
把支部“堡垒”钉在一线
入汛以来,广西各级党组织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堤坝上、建在转移群众安置点上、建在抢险突击队中,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防汛救灾最前沿。
桂林市在全市各类水库、沿江一线等重点区域成立防汛护堤临时党支部700多个,向群众发放应急避险告知书2.4万份,排查出防汛风险隐患点5000多处;
贵港市2.1万余名党员通过认领责任区、参加突击队等形式积极参与到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中,紧急转移安置5600多人,筹备落实各类防汛物资274.74万件(套);
6月19日,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九溪村,村干部与村民转移留在村里的老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黎寒池摄)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积极发挥“红色网格”组织优势,联动乡村河长、驻村工作队、党员应急先锋队,集中开展防汛风险隐患大排查200多次,整改隐患点70余处;
梧州市万秀区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组建62支“党员先锋队”,发动1800余名党员深入乡村社区进行防汛知识宣传。
当前,尽管这一轮强降雨天气系统已明显减弱,但广西仍处于主汛期,预计还有多轮强降雨和台风,还可能出现旱汛急转,众多党员干部仍然持续奋战一线,慎终如始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记者胡佳丽、徐海涛、黄孝邦、卢羡婷、黄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