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视角欣赏风景,家门口也可以成为“诗和远方”,本地游也可以“深度游”
傍晚,走进胡同寻访故居;雨后,骑车打卡历史街区……最近,一些地方推出的城市漫步计划,颇受年轻人欢迎,这也为品读城市打开了新的思路。
在家门口“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漫步城市中,有驱车看不到的风景,人文气息浓厚,太有趣了!”“在居住的地方,挖掘不一样的城市故事,很难忘。”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城市漫步受到欢迎,反映了人们内心对“慢生活”的向往。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以脚步丈量大地”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城市烟火气、街巷叫卖声,勾勒出生活的千姿百态,更容易触动心弦。不只是漫步,骑行、船游同样精彩。脚步慢下来,更能亲近城市的肌理和底蕴,感受市井的魅力。
城市漫步受到欢迎,还折射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古街区等文化地标都是鲜活的教材,讲述着民俗故事、历史变迁。北京推出的一条漫步路线中,从皇城根遗址公园出发,途经北大红楼、中国美术馆、隆福寺等文化地标,配合详尽的介绍,厚重的城市历史逐一解锁,跨越数百年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老地方走出了新感觉。潜移默化间,人们能形成更强烈的文化认同。
当然,要让城市漫步更有“获得感”,软硬件要更贴心。了解人们的深层需求,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路线,提供更多便利设施,种种努力,只为让城市更宜行。上海让“建筑可阅读”,5年来开放建筑1056处,设置二维码2957处,通过设立文创市集、发布建筑微旅行线路,实现建筑的可读、可听、可看、可游。“老弄堂里的石库门、梧桐深处的老洋房、陆家嘴的天际线”背后的城市文化,也得以生动呈现。
城市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城市漫步、在街巷徜徉,换一个视角欣赏风景,家门口也可以成为“诗和远方”,本地游也可以“深度游”,这或许就是城市漫步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