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发布会介绍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法治|来源:人民法院报2022-07-29 09:11:04|网络编辑:刘艾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高憬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陈国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甘霖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高憬宏介绍了人民法院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相关情况。一是健全完善相关司法政策。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将依法平等全面保护理念融入司法解释、案件审理中,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做刑事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二是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先后发布三批20件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以最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加强产权保护的正能量。三是发挥司法在保护知识产权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制定惩罚性赔偿等21件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和12项司法政策,集中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依法制裁恶意侵权,营造了开放、公平、公正的科技发展环境。四是始终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把强制执行与规范执行结合起来,把依法惩戒与司法关怀结合起来,尽可能采取对债务人影响较小的强制措施,以精细化执行实现共赢多赢。五是依法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2017年以来,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31件287人,其中包括张文中案等重大案件,取得良好效果。

  “打官司难”曾经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回答记者关于人民法院加强司法便民服务的问题时,高憬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历史。为了让老百姓解决纠纷更便捷、更普惠,成本更低廉,选择更多元,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在国际上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据了解,人民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各类调解组织、律师、专家学者、基层自治组织等建立“法院+社会”多元解纷体系,为人民群众化解纠纷提供“菜单式”服务。与法院对接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从2018年初的1264家、1.4万人,增加到8.3万家、33.5万人,累计参与调解纠纷2962万件,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成功调解。目前,全国四级法院已全部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扩展到50多项。去年,全国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解80%以上民事纠纷,平均耗时较一审民事案件缩短43%。四级法院应用统一在线服务平台,支持群众打官司、全流程掌上办理,平台累计访问次数超过27亿次,网上解纷已成常态。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现“一号通办”“不打烊”,日均接听并处理来电3.5万件,满意度超过96%,群众解纷成本显著降低。

  发布会介绍,全国法院已全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异地服务网点超过1.3万个,立案就近可办、全国通办、老年人绿色服务窗口、律师一码通服务通道等全面落地,双语法官、盲文诉讼指南等让司法服务惠及各类当事人。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9852个人民法庭与7万多家基层治理单位在线对接,城乡优质法治供给更加充足,方便群众“家门口”解决纠纷。在偏僻地区,法官进村入户,送法上门,巡回办案,司法服务“零距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和方便。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就卫生健康立法修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执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民普法工作、中华传统法治文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反垄断监管、检察公开听证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 乔文心)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