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港市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依托中国—东盟电动生产基地面向东盟的优势,实现了“贵港造”电动车畅销国内外的飞跃。为不断壮大产业,贵港市财政部门紧紧抓住中央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的有利契机,探索利用专项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加快发展。
每年的七、八、九月是电动车的销售旺季,近日,记者走进贵港市港北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的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看到,厂区里一批成品电动车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些车辆即将被运往西南、华南、内蒙、黑龙江等地。今年入夏以来,该公司每天生产电动车3000多台,月生产电动车约9万台。
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关民:“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在我们来之前,整个配套体系包括厂房、食堂、员工住宿的地方都已经建成,为我们企业顺利投产节约了大概两年的时间。”
目前,中国—东盟电动车基地项目A区已建设完成,B区已完成4栋钢构厂房建设并交付使用。现已有江苏七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广西时亿车业有限公司、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驻并投产,已出租厂房面积12.54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实现出租收入达1271万元。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达到了16亿元,同比增长80.8%。
贵港市新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正良:“公司累计获得园区类专项债15.5亿元,主要用于港北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30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2021年,实现整车产量260万台套,配套1500万台,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税收约1.5亿元。”
近年来,贵港市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力争年内实现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等一批项目全面竣工交付。据统计,港北区今年92%的专项债都投向了新能源项目,带动有效投资51.51亿元。
贵港市港北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霞:“我们持续增强专项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从项目前期申报的成熟度把控、到项目中期建设的资金使用、再到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我们财政部门都积极参与介入,常态化开展监督管理检查,及时帮助解决项目难题。”
通讯员 曾洁焕 麻大贞 何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