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8月25日电 题:中医在马来西亚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专访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名誉会长杨伟雄
中新社记者 陈悦
中医在马来西亚已有悠久发展历史,并获得社会高度认可。中医如何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马来西亚中医界在推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又有哪些经验?中新社记者就此采访了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名誉会长兼顾问杨伟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杨先生,请您介绍马来西亚中医起源、发展和现状。
杨伟雄:马来西亚和中国有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从史籍记载,可能早在汉代就有中国人来马行医。不过,有明确历史记载而被马来西亚中医界视为“祖师爷”的,则是随郑和船队来马的明代名医匡愚。
随着华人下南洋的浪潮,自18世纪晚期,首家中药店、中医诊所等陆续在马来西亚落地。早期,中医主要在吉隆坡、麻坡、槟城等华人聚集地区发展。中医师在华人社团、商团支持下,在庙会、会馆等地进行义诊。
随着中医在马来西亚各地的发展,各地中医界纷纷成立组织,进行行医和教育传承。各地中医团体以义诊中心为交流平台,互相交流、提升。
1945年秋,吉隆坡中医界同仁为发扬光大中医学术,成立雪兰莪中国医学会。1948年,易名为马来亚中国医学会。
1948年元旦,马来西亚中部各州中医界人士又组成中马中医师公会。由于两会宗旨及职员、会友都大致相同,1953年,马来亚中国医学会撤销,与中马中医师公会合而为一。
为便于国际交流,中马中医师公会于1988年易名为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2015年,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又更名为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并于2017年成为马来西亚卫生部委托的中医药团体唯一代表。目前,中医总会拥有2000多名会员,是马来西亚专业中医的总汇。
中新社记者:目前中医在马来西亚社会接受度如何,马来西亚政府又是如何看待中医的?
杨伟雄:经过长年发展,在马来西亚,除了华人信赖中医,也有越来越多各族民众接受中医。以目前中医总会中华施诊所和分诊所两个诊所而言,每天前来求治的民众中,大约有两成为友族民众。中医总会自2015年起启动走入马来社区的义诊,每次也都能吸引上百位马来族民众前来就诊。
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也为社会所认可。
由于西医在马来西亚传统上居于主流地位,马来西亚政府早期并不重视中医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来西亚中医界无论是在行医还是医疗教育传承上,都以自营自管为主,主要在华社力量支持下,行医和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一代代中医人才。
进入21世纪后,马来西亚政府日益注重传统和辅助医药发展。2004年,马来西亚政府成立传统与辅助医药部门,在参与的八位传统医药组织代表中,包括中医总会在内的中医组织占有三席。
2016年,马来西亚国会通过了《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根据法令,马来西亚多家医院成立传统与辅助医药单位,提供针灸、癌症中药调理等中医服务。
马来西亚政府还开始规范中医教育,要求中医教学机构也按照规范的大学模式来运营。马来西亚中医界借此吸收中国中医医学教育经验,建立了专业化教育体系。
按马来西亚政府规划,到2024年,所有中医医师都将由政府有关机构注册。马来西亚中医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
中新社记者:回顾马来西亚中医发展的历史,尤其是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中医师公会)成立近70年来,马来西亚中医发展的历程,能否请您总结马来西亚中医界在其中有哪些经验和心得?
杨伟雄:在马来西亚中医发展历程中,有这几个经验值得重视:
一是发挥医者仁心,开展义诊工作。早在中医师公会成立前,“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之父”饶师泉先生和数位中医先贤就长期为本地华人尤其是贫困之华工义诊。义诊成为马来西亚中医界的一个优良传统。尤其是在中医师公会成立后,在公会组织下,中医师在自己诊所坐诊之余,专门拨出时间参与义诊工作。很多中医师走入偏乡和社区义诊。义诊工作不但造福很多无力求医的贫苦人士,也充分展现中医的实际疗效,推动中医走入马来西亚社会,不仅为华人,也为各族裔民众逐步接受。
中医师公会组建的“中华施诊所”是马来西亚中医界开展义诊工作的中心平台。这是全马首家提供无收费施针施药医疗服务的诊所,其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华人,不分种族,广济贫病,赢得社会的一致赞许和马来西亚官方的肯定。
中华施诊所成立迄今,已有60多年历史,其间不断扩大,增设分所,前后治疗病人约250万人。
可以说,义诊充分展现了马来西亚中医界的博爱精神,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是中医走入马来西亚社会,在此生根发芽的关键之一。
二是推动建立完善的中医培养体系。早年间,英国殖民当局禁止中医师来马。为保障中医在马传承发展,马来西亚中医界自发组织各种教育机构。进入20世纪后,根据政府要求,中医教育正规化,很多大学开设了中医专业。中医师公会又和中国多所医学院合作成立学、硕、博士班,协助中医学生进一步深造,建立更完善的培训体系。
三是不固步自封,推动中医学术完善发展。中华施诊所在1957年就吸收中国新经验,改用中国提炼之单味药及合剂直接配药予病者,免却病人往返药店配药及煎药之麻烦。1962年,中华施诊所又吸收现代医学经验,新辟理学化验室,令诊所对疾病之诊断更加准确。
中新社记者:中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否请您就中医如何走向世界,中医如何在所在国顺利发展,谈谈您的建议。
杨伟雄:首先,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中医要在地稳固发展,要将其纳入中华文化发扬的轨道上。可以说,马来西亚中医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华语教育体系的健全,都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1984年,中医师公会和其他多个团体联合主办马来西亚第一届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会上达成的重要共识就是,中医药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扬中医药学术,也是发扬中华文化。在将中医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结合这一共识下,参与当届学术研讨会的各华人社团一起筹办、一起工作,激起了一次宣扬中医药学术高潮,引起了广大社会人士的重视,并唤起华社对马来西亚中医教育的关注。
其次,中华文化是注重包容和谐的文化。中医传承中华文化的特色,同样是开放包容的。中医发展要积极和所在国医学传统相结合,因地制宜,接纳本地医学特色,方能更好实现在地发展。马来西亚中医界在卫生部组织下,一直注重和本地马来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的沟通交流。中医界主动引进马来、印度医学的验方;中医的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也逐渐为其他传统医学接受。另一方面,中医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来西亚中医界根据马来西亚气候特点和其他友族的医学探索,发掘了很多本土草药,起到很好效果,也更容易为在地民众接受。
其三,各国中医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进步。马来西亚中医界十分重视和各国医界的学术交流和经验沟通,曾先后承办东盟中医药学术大会及主办多届东盟国际中医药高峰论坛。东盟各国气候条件类似,相互交流诊治经验,对彼此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当然,和中国医学界的交流是其中尤为重要的。近年来,中国注重发扬传统文化,中医发展不断进步,马来西亚通过和中国的中医院校合作,开辟了新的马来西亚中医培养渠道,为马来西亚中医界不断充实“新血”,助益良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