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通过创新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对患重特大疾病无力筹措治疗费用或治疗后经各类医疗保险报销仍负担过重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进行救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机制,科学组织实施。一是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海城区大病医疗救助领导小组,整合医保、乡村振兴、财政、卫健、工商联、红十字会等9个党政单位、群团组织力量组成,确保基金会协调和运转,及时制定标准、审核申请、提供救助服务。二是制定细则,出台管理办法。研究出台《海城区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在基金筹集、使用、支出等6个方面,制定18条细则予以明确。三是明确标准,建立再救助机制。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项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基金再补充再救助机制。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依申请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社会捐助补偿后,救助对象仍难以负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起付标准不低于5000元、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不高于8万元给予补助。
政企联动,拓宽基金盘子。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公益导向。海城区设立“救助基金专户”,统筹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监督管理,确保基金专款专用,保障基金的社会公益性和实效性。二是发动企业入库,多方壮大渠道。建立基金爱心企业库,拓宽资金来源。区四家班子领导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时向企业宣传推介基金会,争取有意向的企业入库。同时,非公经济人士担任的工商联副主席积极联系会员企业,广泛动员企业入库捐赠资金参与基金救助工作,履行社会责任。截至目前,共发动58家企业入库。三是依托平台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解忧超市”平台上架基金项目需求,全方位发动驻地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参与基金会。今年以来,基金会共筹措爱心资金37.3万元。
强化覆盖,畅通救助渠道。一是主动排查,确保不漏一人。每月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筛选,推送个人医疗自付费用超1万元具有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的预警名单,组织区、街道、村三级工作人员逐一入户走访核查是否有致贫返贫风险,帮助符合条件的群众申请救助。今年以来,共计推送、排查4358人次。二是自主申报,高效快速受理。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符合救助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向所属街道办事处提出救助申请,街道初审后由区领导小组审核,公示5个工作日后将救助资金发放给申请人。截至10月底,共有14名群众自主申报,经审核,符合条件11名。三是应助尽助,及时消除风险。海城区聚焦“救急救难”,坚持优化程序、快速办理,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户全覆盖救助,坚决阻断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目前,海城区已开展第一批大病医疗救助,发放资金17.92万元惠及11名群众,有效缓解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黄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