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门票经济” 实现多方受益

旅游|来源:中国旅游报2022-11-01 09:29:30|网络编辑:李惠惠

香樟、朴树等大乔木与棕榈、桑树、枇杷等挂果类植物高低错落,身手矫健的红吼猴、酷似动画片中“无脸男”的白面僧猴等灵长类与鸟类、两栖爬行类等物种和谐共处,游客通道则精心设计了讲解牌和互动装置……日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前后历时6年打造的冈瓦纳展区正式开放,成为游客“新宠”。这是近两年来红山森林动物园践行“动物是主人 游客是客人”理念的一个缩影。

自2020年因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求报复”的演讲“出圈”后,红山森林动物园不断推进动物场馆改建、创新丰容手段、策划特色活动,持续提升动物的幸福感与游客的体验感,同时,也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把更多空间留给动物

谈及2008年初到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场景,沈志军记忆犹新。“那时园内一些老旧的猛兽区都是牢笼式的,一个20平方米的铁笼子就是动物的家。”沈志军说,现在的设计则突出场景感染力,让游客以“客人”身份来探访,引导其尊重动物。他说,如果游客在参观动物园的时候,只认为动物来到城市就是给人类观赏的,那便不算有意义的参观。

新打造的冈瓦纳展区采用动物混养的手法,最大程度还原动物原生栖息地的面貌,打造了“树冠层之旅”,展区最高处位置有12米,游客所在参观区域高度是3至6米,游客可潜心观察,沉浸欣赏,感受植物和动物之间紧密的关系。

沈志军介绍,冈瓦纳把更多的空间都留给了动物,利用一些通道衔接了整个展区,可以让动物有效地去分享、利用每一个环境。这些动物进驻到冈瓦纳之后,很多天性行为被激发了,生活场景也非常和谐,比如红吼猴、白脸僧面猴吃完了树叶或者水果,一些果皮、果核和残渣掉下来,黑凤冠雉和刺豚鼠就会在底下捡。

如今的红山森林动物园,属于动物的空间越来越多。与冈瓦纳展区同期开放的高黎贡展区集聚了中国西南山区的物种小熊猫以及它们在高黎贡地区的邻居们,尝试在一个城市动物园的角落还原高黎贡山原始森林的生活环境。前两年建成的本土物种保护区则集合了农田、湿地和山林3种生态系统及两处特展区域,是一个充分体现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丘陵地貌”自然环境的沉浸式展区。而那个曾经人气火爆但与如今红山森林动物园发展理念不合的宠物乐园,则在不久前正式关闭了,并将于日后被改造成唐家河展区,集中展现中国目前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唐家河的多样物种。

令游客体验更加丰富

2020年7月,在“一席”的演讲《一个动物园的追求》中,沈志军说:“有人说疫情过后会有一波报复性出游潮,可是我等了3个多月,还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未来动物园将如何生存下去,让我很焦虑。”其中,“求报复”被众多网友争相转发。

作为一家自收自支的动物园,沈志军也深知,资金是红山森林动物园持续做好动物研究、濒危动物保护、科普教育等公益事业的基础,只有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游客自然是景区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一环,而如何满足游客期待,提升游客回头率就成为红山森林动物园积极研究的重要课题。沈志军介绍,2008年,红山森林动物园年收入200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900多万元,其他经营收入仅94万元,是个非常典型的“门票经济”景区,2011年又率先取消了动物表演,其40元的门票也是十多年没有涨价。为了突破“门票经济”,红山森林动物园专门成立了宣传教育部,推出了动物认养、夏令营、夜宿、饲养员职业体验等参与性教育活动,开发了考拉“柠檬”、红猩猩“小黑”等文创商品,多举措提升经营收入。到2018年,红山森林动物园总收入达到8000余万元。

去年,因为红山森林动物园成功“出圈”,参加动物认养活动的人数激增,对动物园收入来说是一个大的支持。南京市民孟女士一家去年以家庭形式认养了一只小熊猫,她表示,这件事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孩子变得更有爱心了,每次去红山森林动物园都会说去“看妹妹”。

通过对认养数据的分析,沈志军发现28%的认养人来自上海,来自北京、广东的认养人占比也超过10%,这使他意识到,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辐射范围已经扩大至全国。此外,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抖音账号粉丝将近60万,线上商城2021年销售额达到160万元……诸多成绩的取得体现出游客对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喜爱。

沈志军在巡园时,常常会有认出他的游客和他聊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感谢他把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照顾得很好,而他则会答复那些游客:“非常感谢你们能了解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用心,更感谢你们能来到红山森林动物园,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沈志军在《红山动物园是我家》一书里说,动物园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公众从认识慢慢发展到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在他看来,从认知到行为的改变应该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实现的,这便是红山森林动物园寓教于游的初衷。“无论是动物展区建设还是活动打造,乃至日常的直播,我们更多的是引导游客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

去年,红山森林动物园推出了自然学校课程,面向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10至15人小班化活动。如今年暑期推出的“多样星球森林夏校”课程就特别针对5至8岁孩子的学习行为特点,以自然界的元素为教育工具,让孩子化身“植物研究员”“土壤调查员”“群居动物探究员”等,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据悉,今年以来,自然学校课程已经接待了1700多个家庭、累计4300多人次。同时,红山森林动物园每年还会开展科普学堂进校园工作,由动物园的科普老师做好课件、教案、教具,走进校园上课,为学生们讲述物种保护知识以及动物们在动物园里的幕后故事。

沈志军说:“以前存在部分游客拍展区玻璃、大声喧哗吵醒动物的问题,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私自对动物进行投喂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少,这让我感动,也说明我们始终坚持影响公众、引导公众保护动物的路没有白走。”

在经历了2020年全社会的“报复性”支持后,沈志军也很快冷静下来,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兴衰起伏。2020年之前的十多年,是红山森林动物园苦修练功成长的过程,2021年公众的认知度与支持率达到高峰,但高峰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沈志军说,无论未来红不红,红山森林动物园都将认定当前的道路,对动物、游客、社会保持责任心,在动物保护、场馆提升、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到极致,让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永续共存的理念永远保持下去。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