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朔风渐起,细雨生寒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北京时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立冬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寒冷的季节。此时节,朔风渐起,细雨生寒,大自然去繁就简,抱朴守拙。
11月2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植物叶子上结了一层霜。新华社发(余富全摄)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之始,它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立冬的“冬”字意通“终”,有万物收获、储藏的意思。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至今民间仍有从立冬开始存储大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冬季当家菜的习俗。
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大地开始封冻,甚至有初雪飘飘,而南方地区浓郁的秋色还在延续,但气温下降趋势日益加快。
10月31日,在江苏苏州怡园内,一片黄叶飘落在树干上。新华社发(杭兴微摄)
立冬也是全年降温最猛的节气,尤其是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立冬节气期间的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实力也更加强劲,通常可南下影响江南甚至华南地区。数据显示,立冬时节是全国型寒潮频次最高的节气,达25次,较上一个节气霜降偏多一倍。
天气渐寒,身体自然需要存储足够的能量以“捂暖避寒”。饮食上应少食寒凉之物,可多吃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糯米、栗子、牛肉、羊肉、鲫鱼等,同时多吃新鲜果蔬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在起居上注意“养藏”,早睡晚起,充足睡眠,以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做好保暖,让身体“去寒就温”健康过冬。
立冬吃什么?
俗话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为了抵御寒冷,民间有“立冬食补”的习俗,每逢立冬日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
在北方,立冬节气习惯吃饺子,医圣张仲景曾发明“祛寒娇耳汤”,其中娇耳说的就是饺子,民间谚语有云“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区,人们会准备牛羊肉菜肴来丰富餐桌,在寒冷的冬季迅速补充热量。
在南方,立冬时人们会吃些热量较高的食物进补,比如广东、台湾等地一般会“打边炉”,也就是吃火锅,江浙一带进补的食材则是以鸡鸭鱼肉为主,如姜母鸭、糖醋鱼等。
宁夏贺兰山下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制作咸韭菜,还会用卷心菜配红绿辣椒腌制西北酸菜,冬日里用这些腌制品搭配西北羊肉增补御寒;江苏无锡立冬这天吃团子则是首选,团子的馅儿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等等;安徽黄山的人们则在立冬这一天腌火腿……
立冬该吃什么?(视频来源:央视网)
南方升温明显 立冬恍如立夏?
今天进入立冬节气了,但江南、华南等地却暖得如立夏一般,预计8日至11日,江南、华南多地最高气温将超过25℃,并且最高气温30℃以上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比如南昌,昨天最高气温还只有20℃左右,今天就开始“大踏步”回升,到12日,当地的最高气温将飙升至30℃,初夏感扑面而来。
不过,大家可不要被眼前的温暖格局所迷惑,毕竟已经进入立冬节气,冷空气也在酝酿发力,预计11月9日至13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陆续影响我国。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广西离“冬”还远,干旱将持续
虽然立冬节气到了,但按气象学的标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还远得很。广西真正入冬的时间一般是12月至次年1月。
老天爷对广西是真的用“晴”至深。由于长时间缺少降雨,广西气象干旱日益加重。根据统计,兴安、全州、资源、灌阳、三江无雨日数已经超过100天!到11月4日,广西有13市102个县(市、区)的1112个乡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干旱面积占比91.4%。
在台风“尼格”残余环流和冷空气联手之下,贺州、玉林等地抓住有利时机,连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森林火险等级也有所降低。南宁则与这次降水擦肩而过,不但没有迎接到雨水,就连降温都不明显。
不过这波降雨也只是短暂的,接下来几天,冷空气将进入“躺平”状态……广西气象台预计,未来3天内,副热带高压再次加强西伸,全区又将开启晴天霸屏的局面,晴朗干燥的模式又将回归,广西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气温也很快开始回升,一些地方30℃的天气将再次回归,短袖又将成为主角。各地要继续防旱抗旱,注意用火安全。
繁花似锦 南宁街头春意盎然
虽然已是立冬节气,但南宁的街头依旧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近日,双拥路一座天桥上的三角梅进入了盛放期,花朵茂密绚烂,犹如给天桥妆点上了“红丝带”,在“南宁蓝”的映衬下格外绚丽,也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而在星湖路上,远远就看到“区总工会人行天桥”嵌着一条五彩“飘带”。走上天桥,只见护栏两边种植的各色三角梅盛开或红艳似火,或洁白如雪,或粉嫩可人,或橙黄灿烂,编织成两条艳丽的彩带。
大自然没有在南宁“去繁就简,抱朴守拙”
那就趁着这几日阳光正好
去看看周边“春景”吧~
来源:新华网、中国天气网、南国早报、南宁晚报、南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