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 新业态和数字化场景层出不穷
网络之光点亮数字未来
本报记者 王雅婧
11月9日至11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期举行。围绕“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大会聚焦数字化在多个领域的最新应用,一系列互联网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让大家感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化建设按下加速键,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业态和数字化场景层出不穷,各类数字社会服务日益普惠便捷,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当数字时代遇到“双碳目标” 大数据解锁更多绿色生活方式
当数字时代遇到“双碳目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节能减排用上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会有哪些新成效?如果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一睹究竟。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每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都会汇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与新应用。而在今年的博览会上,“数字双碳”主题展区展出的众多节能减排新方案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一周出行中绿色出行占比多少?点外卖时有多少单是“无需餐具”的“环保单”?这些情况,都能在个人碳账户中看得清清楚楚。在展区内的阿里巴巴集团展台,“88碳账户”作为我国首个多场景、覆盖超10亿人的消费者碳账户体系,显示了大数据在推动个体生活方式绿色化上的作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88碳账户”涵盖了“饿了么”外卖、闲鱼二手交易、菜鸟快递箱回收等70多项场景。账户中的减碳量可以兑换成红包用于个人消费,以此激励用户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除了“88碳账户”,不少地区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碳账户应用。在江苏省南京市,只要有手机,任何人都可以用“我的南京”APP注册一个“低碳账户”。平日里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都能转换为碳积分,1个碳积分可抵扣1元的现金消费。支撑这种“绿色兑换”的技术,正是互联网+大数据。在“我的南京”APP运营方——南京大数据集团,市民的各类交通出行数据都在系统内进行归集,系统会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将绿色出行的距离、时间等进行换算,最终生成市民“绿色出行地图”。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数字化在降碳减排中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比如智能化垃圾回收方案就已连续多年在互联网大会上出现。浙江环保企业章鱼回收的负责人表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还较低,传统的回收分类方式也存在种种弊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及GPS精准定位,不仅能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环保事业,还能够通过对资源回收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辅助决策城市环境治理。
目前,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分类回收方式已在不少地区得到应用。11月9日,家住浙江省诸暨市山水华园小区的俞女士在附近快递点取了四五个包裹,现场验货后,便直接将包装箱拿到家门口的“诸师傅”再生资源24小时智能回收网点。在机器人“小纳”的引导下,她一键自助完成身份验证、回收物品类识别、称重计价。这种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务,得益于诸暨市大数据赋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诸暨市再生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串联起遍布城乡的8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90余人回收队伍以及2个绿色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市民不但可以使用实体网点的智慧无人化服务,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资源上门回收。截至10月底,该市城镇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4.53%,而该体系自2021年10月运营以来已累计回收20401吨再生资源,10月份的回收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0%。
2 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悬崖村成为数字乡村5G试点村
“数字共富”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热点词汇之一。不仅“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设置了“数字共富”展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也专门设置了“数字共富”赛道。
根据大赛主办方发布的内容,所谓“数字共富”是旨在利用数字技术带动文化、娱乐、旅游等产业发展,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致力共同富裕。有关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作为一种新生产要素,驱动实体经济发生深刻变革。借由数字化,一些原本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也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就拿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来说,曾经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悬崖村,如今是“5G网络全覆盖、生活尽显科技范”的数字乡村5G试点村。
一走进化屋村村委会,一张液晶显示屏格外抢眼。屏幕所连接的系统,是化屋村的“数字大脑”——“5G+数字乡村治理信息平台”。平台包括“数字治理、智慧旅游、数字生态、智慧医疗”等八个中心板块,相关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更新:旅游季的客流量、农产品的产量、公共绿地的生态状况……这些数据经过系统智能分析,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依据。
在村里的苗绣车间,绣娘杨文丽正对着手机不疾不徐地介绍自己手上的苗绣工艺品。这位“95后”的姑娘是车间的电商“主播”,据她介绍,自从有了5G网络,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便开始尝试线上销售。“网络信号好,直播从来不会卡顿。”杨文丽说,现在车间每年都能接到上百万元的订单,她都有点忙不过来。
有了数字技术,传统的农业养殖也迈向了高科技现代化。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农户张进昌笑着说:“我一个人‘躺着’就能养一万多只鸡。”这是怎么个养法?“这叫大数据,‘云’养鸡!”张进昌说,几年前,当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动员他用大数据养鸡时,他觉得对方是在吹牛。“别的咱不懂,养鸡咱还能不清楚?又要投喂,又要免疫,还不好找销路。”张进昌连连摇头。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下,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入了两间鸡舍,没想到彻底被先进技术所折服。
原来,不同于传统鸡舍,“云”养鸡的鸡舍内有数据采集装置,每天都会将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实时传输至县里统一的“数字化肉鸡养殖智慧云服务平台”,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就会报警。张进昌只要拿着手机,在家就可以掌握鸡舍情况。云平台提供饲料投喂测算功能,张进昌将喂料、称重等信息录入软件,平台会根据鸡舍大数据自动进行计算。张进昌只需点击开关,设备就会自动投料。一万多只鸡,全部喂完不到半小时。平台还能提供疫苗接种、农技服务等功能。有了这些技术,不仅像张进昌这样的农户实现了“云养殖”,政府部门对整个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企业也能对销售人员及农户用料进行有效监管。
事实上,在此次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还有很多。“未来牧场”“数字农业工厂”“数字乡村治理”“直播供应链”……一系列数字科技,描绘出新时代乡村的美好图景。
3 足不出户看病成为可能 千里之外的“隔空”手术
医疗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也展出了不少医疗健康领域的成果:从智慧医保到远程医疗再到健康监测,各式各样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为健康加油助力。
数字医疗有哪些便捷之处?前几天,福建省厦门市的张大爷就亲自体验了一把。张大爷右手掌长了一个包块,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检查,需要手术切除。本以为各种检查加做手术,整个过程会很繁琐,要花很久的时间,没想到,所有检查都在手机APP上实现了一键式预约,拿到检查结果也不需要再去门诊挂号找主治医生,在线上就可以找同一位大夫解读检查报告。手术结束出院后,主治医生还对张大爷进行了线上跟踪复诊,并给予健康指导。这让张大爷连连感叹:“真没想到,现在看病这么方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占祥介绍:“我们医院是厦门市唯一试点‘线上复诊、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不仅实现了患者线下看病流程的优化,也让‘足不出户’看病成为可能。通过网络门诊,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可在线复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在线开具电子处方,患者凭电子处方可选择药品配送上门,节省了大量时间。”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的智慧病房,蓝牙、物联网等技术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摆脱了输液“盯瓶”的辛苦。病房里的智能输液系统能够自动监控每位病人的输液量,当某个患者输液达到警戒线时,系统会自动发出“嘀嘀嘀”的报警铃声,提醒护士做好预处理工作。
远程协同、远程查房、远程手术指导……如今,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融入国内不少医院的工作场景。今年10月底,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与宁波市第六医院远程连线,通过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让身在北京的骨科专家,先后为两名一千多公里外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得益于5G网络稳定的信号和画面输出,即便位于不同城市,医生也如同和患者面对面一般。通过高清的数据影像传输,患者的每根细小血管医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打破时空限制,这是数字化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捷之一。在此次“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还展出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等多个医保领域互联网应用成果。参保人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可随时随地在线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通过互联网技术,中小城市、偏远地区的患者想要享受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将不再困难,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