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推出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点外卖解决日常饮食需求,这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地方探索聘任外卖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将外卖骑手纳入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向发力。
外卖骑手如何监督食品安全?对餐饮行业监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持证上岗,外卖骑手变身食品安全监督员
“叮咚!”接到订单,戴好头盔,骑上摩托,山东省禹城市的外卖骑手杨硕驾轻就熟地奔向取餐点。抵达时,商家已经将外卖打包完毕,杨硕习惯性地走进厨房,看一眼环境卫生。
外卖骑手还能进出商家厨房?“看,有这个。”杨硕笑着拍了拍胳膊上的红袖章,现在,他“解锁”了新身份——禹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督员。
2022年8月,禹城市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制度,充分发挥外卖骑手“食安哨兵”作用,选拔第一批30名外卖小哥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同时颁发聘书和红袖章。
“外卖小哥佩戴红袖章后,可进入商家后厨查看食品加工制作、环境卫生、清洗消毒等情况,现场纠正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馈。”禹城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保萍介绍。
不仅是禹城市,全国不少地区都推出了类似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
2022年8月,四川省宜宾市在全市选任外卖配送行业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负责监督市区内第三方网络餐饮服务及外卖配送行业食品安全,并对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先后选任市级监督员36名、县级监督员298名。
这些外卖小哥在配送过程中,一旦发现餐馆后厨脏乱差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及时拍照,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联络员进行举报,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助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去年也聘任了10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外卖餐饮店量大面广,尤其很多没有堂食只做外卖的餐饮店,通常开在隐蔽偏僻的街巷里,市场监管部门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监管。外卖骑手每天要与餐饮商家打交道,让他们当食品安全监督员最合适不过。”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食品安全总监吴斌说。
“外卖小哥当食品安全监督员具有天然优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外卖小哥的监督会进一步增强执法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可倒逼商家从源头采取措施,做好食品安全保障。
某外卖平台食品安全负责人认为,这项新举措凸显了监管的开放多元,能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打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社会监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机制。
加强培训,多元激励提升骑手积极性和专业性
杨波是宜宾市叙州区的一名外卖骑手,每天中午时分最忙碌。与其他外卖骑手进店直接拿走外卖不同,杨波会仔细检查外卖包装,查看店里的卫生环境。“作为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每次取餐我都要看看餐馆里的卫生环境,顾客如果对餐馆有投诉,我也得将投诉意见搜集起来。”
在一次送餐中,杨硕发现一家提供凉菜的饭馆没有按规定操作,便随手拍下问题反馈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他的“火眼金睛”是在培训中练就的。培训中他了解到,因凉菜保质期短,夏天容易滋生细菌,需要有独立的操作间。
当前,不少地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不断提升服务意识、管理效能,沉淀出不少有益的经验、有效的做法。
禹城市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员聘任上岗培训会,为外卖骑手详细讲解监督流程,普及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提升外卖员食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问题。
“禹城市专门出台规定,对食品安全监督员进行积分管理,举报奖励越多,积分也就越高,并与评奖评优挂钩,有效调动了骑手积极性。”刘保萍介绍。
在宜宾市,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的外卖员,都需要参加监管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杨波已经接受了3次培训。他说,以前只知道查看餐饮服务人员有没有健康证,通过培训了解到还要看健康证时效,看餐饮店卫生许可证,监督越来越细致。
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安全总监黄宇介绍,当地还完善了相关考核评比机制,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聘期结束后,会根据工作情况给予考核。合格者优先参与宜宾市外卖配送行业“金骑士”评选,不合格者就不再续聘。
苏州市吴江区对外卖骑手开展了食品安全共治共管业务培训,为外卖骑手们现场讲解证照公示、明厨亮灶、文明餐桌等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吴江区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副书记周栩介绍,为了提高监督效率,区里还建立了“菜单式”工作联络机制,监督员们通过小程序上传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就能实现监督“一键直达”,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收到后会立即进行反馈。
成效初显,“微力量”纳入基层治理体系
前不久,苏州市吴江区外卖骑手小程赶到盛泽镇某外卖餐饮店取餐时,发现后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马上拿出手机将现场拍摄下来,发给了吴江区市场监管局盛泽分局执法队员。一小时后,执法人员就来到这家店突击检查,查证属实后,当场做出了警告处罚。
“能为食品安全出一份力,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监督,外卖商家更规范了,生意更好了,我们的订单也会更多,形成良性循环,大家都能从中获益。”小程说。
“形成良性循环”道出了这项创新探索的生命力所在。据介绍,去年12月10日,禹城第二批20名食品安全监督员经过培训已上岗,目前正在培训第三批。“未来,这支监督队伍力量将日益壮大,形成社会监督、行业监督、行政执法监督三方合力,进一步提高外卖餐饮业整体食品安全水平。”刘保萍说。
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的做法在多地已初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举报内容有局限。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负责人凌燕说,在统计外卖骑手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案例时发现,举报内容基本与环境卫生相关。“外卖骑手不是专业执法人员,无法发现‘违法添加’等更专业更深入的问题。”凌燕坦言。
监督队伍需扩容。多地受访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外卖商家千千万,现有的监督员数量还远远不够,只有发动更多的外卖骑手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发挥优势,让“微力量”融入治理体系。
为促进这项新探索、新举措行稳致远,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建议,守护食品安全应远近兼顾、综合施策,让外卖监督员这股新生力量更好融入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协同共治大格局中。
“食品安全关键还是餐饮企业要诚信守法经营。”陈音江建议,有关监管部门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采用与网络餐饮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为消费者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齐志明 王伟健 王永战 李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