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南宁市区30多公里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居住着归侨侨眷7000多人。2021年初,华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这里成立。人大代表以服务侨界为抓手,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促进侨务工作,让“连心桥”连起了“侨心”。
(点击截图查看视频)
“你是做生意的嘛。”
“不用啦不用啦,尝尝味道……”
看到人大代表到店里调研,侨莘粉店的老板周翠芬夫妇说什么也要让他们尝尝自己的手艺,还坚决不要钱。周翠芬说,这个店能开起来,多亏了人大代表们的帮助。“我退休了就想创业,但是不懂怎么样做,有点困难。听说有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我去找他们帮忙解决困难。怎么办证、怎么开店?他们告诉我,侨民是免租两年的这个信息,不然我也没有能力来开店。”
“虽然在这个巷子里面,但是酒香也不怕巷子深,生意会越来越好的。你经营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向我们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的关心,让周翠芬分外感动,“好好,谢谢你们的关心……”
南宁市武鸣区人大代表封贻竟告诉记者,华侨城社区是当地侨民居住较多的社区之一。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的接待和走访活动中,就业问题是他们听到的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我们这个社区居住了很多侨民,大约有2600多户,在走访这些侨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技能培训,还有就业、再就业的问题反映得比较突出。”
这其中,有像周翠芬一样想创业的,也有像林万妹一样想再就业的。从糖厂下岗以后,她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养过猪、做过保洁员,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我也很想就业,但是到我这个年纪,也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我。”
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们了解到林万妹的情况,推荐她参加企业专场招聘会,时常给她提供一些岗位信息。45岁时,她成功实现了再就业。“刚好有‘4050’招工的活动,帮助下岗再就业,根据我们个人的情况,有适合我们的位置就帮我们安排。”林万妹说,“现在我在社区做协管员,协助引导居民开证明等,带他们到办事窗口。”
华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这些收集到的情况向城区反映,开发区推出了针对归侨侨眷举办的内容丰富的技能培训班,鼓励归侨侨眷积极报名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华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自治区人大代表黄莲佳说:“我们开发区管委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技能培训班,居民参加了培训以后,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公益性岗位的招聘。”
与此同时,人大代表联络站还助推华侨城小区打造“华侨创业街”,鼓励归侨、侨眷再创业或回乡创业,对承租商铺的归侨、侨眷给予商铺租赁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已有40多名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归侨或侨眷在这条创业街实现了“创业梦”,多家具有印尼、越南特色的餐饮店也让创业街充满了烟火气。“我们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归侨或者侨眷,创业初期,我们给予他们免两年租金等一些优惠政策。我们正在跟管委会研究出台新的政策,鼓励归侨侨眷再创业。”武鸣区人大代表莫晖智说。
打开了“民意窗”,建起了“连心桥”。华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何辉斌告诉记者,联络站设置在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目的就是更好地联系群众。因此,驻站人大代表们将做好涉侨工作、服务好归侨侨眷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定期召开民意征集会和涉侨“民情沟通会”,解决涉侨“堵点、难点、痛点、焦点”问题。“更广泛地去了解民情民意,跟群众多接触,深入基层去了解他们的一些困难、问题,尽可能通过我们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平台去协调相关部门帮他们解决这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去提高他们的获得感。”何辉斌说,“这就是我们人大联络站的工作宗旨,他们选我们,我们要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华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站+侨务”模式为代表履职赋能,联络站成了党的政策“宣传站”和归侨侨眷“服务站”,目前已收集整理代表建议10多个,全部转相关部门加快办理,部分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何辉斌表示,“希望通过代表履职,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记者:范凡、彭龙、邓俊宇、蒋文婷、韦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