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一直在推动“夜经济”上下功夫、出实招,各类促消费活动叠加推出,新业态、新场景、新地标不断涌现,特色鲜明、场景多元的夜间经济点燃了市民的热情,释放了消费活力。
火热的“夜经济”令人激动,更令人期待。近日,记者就“怎样推动夜间消费提档升级,让南宁这座‘不夜城’‘越夜越精彩’”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和业内人士,听听他们为首府“夜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传统回归政策加持
推动南宁“夜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作为现代都市经济的重要业态,“夜经济”繁荣程度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与潜力。今年以来,我市夜间消费活动回暖迅速,许多市民忙完一天工作后走出家门,享受精彩夜生活,感受升腾烟火气,从小摊到夜市,从重点商圈到特色街区,无论身处什么地方,市民都对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有着深刻体验。“夜经济”的强势回归,让南宁这座本身就有着夜生活习惯的城市再次苏醒。
“南宁市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发展‘夜经济’,基本上不会受季节的影响,且大多数市民都有夜间消费习惯,这是南宁‘夜经济’火热的得天独厚的因素。”对于南宁“夜经济”为何能迅速升温回暖,中共南宁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花育萍认为,这离不开市民生活习惯的回归与政府政策扶持的推动。
“‘夜经济’不仅让这座城市散发出‘烟火气’和迷人魅力,也成为南宁市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花育萍说,过去3年,稳就业、保民生面临新环境新挑战,而小地摊蕴含着大民生,“夜经济”在保民生稳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存在和发展非常必要。
南宁“夜经济”的升温,也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花育萍认为,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国务院、自治区和南宁市出台了各类发展“夜经济”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南宁市“夜经济”的良性发展。
完善规划发现特色
进一步挖掘首府夜间消费潜力
未来,我市如何进一步挖掘夜间消费潜力,为市民打造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场景,成为不少专家和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南宁‘夜经济’的繁荣,除了市民本身的夜生活习惯,今年以来更宽容的扶持政策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面向未来,相关部门应当对如何发展“夜经济”、发展怎样的“夜经济”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和扶持政策,避免过去“夜经济”发展“自由生长”的状态,朝着规范化、品牌化的方向努力,“比如划定街区、培育品牌、打造网红店、挖掘老字号优势,或是开展连锁、特许经营等方式,为南宁打造一批网红街区、培育一些品牌化、特色化产品,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形式,推动南宁‘夜经济’再加码。”
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一科科长郑立滨则认为,南宁市应该规划打造不同主题的邕城品牌夜间经济圈,形成流量虹吸效应,从而拉动周边商业体等的活跃度。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弘扬南宁的独特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及岭南文化、饮食文化主题夜市,利用南宁秀美景色及文化建筑,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夜经济”发展外延。
郑立滨还表示,南宁市可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制定专项政策,通过采取优惠税收政策、提供金融政策支持等,为“夜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南宁夜间消费的发展。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引导小摊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在南宁市民的夜生活中,夜市美食、小吃摊点深受欢迎。而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小摊经济的火热,也反映出城市的管理水平。对此,南宁市社科院副院长吴金艳认为,在推动小摊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让经营者有“真金白银”的获得感、让消费者有便捷消费的安全感、让城市居民有便民惠民的幸福感,需要政府在“放”和“管”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引导小摊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针对小摊经济的健康发展,吴金艳表示,南宁市可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和规则,划定专门的区域和时间供摊主经营,对准入经营商贩的商品、健康状况等进行备案,对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推进规范化管理,确保井然有序;同时,引导小摊经营者参与自律监管,落实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引导每个摊主自觉为摆摊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状况等负责,各摊主之间相互提醒监督;帮扶支持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小摊经济逐步转变为有铺面的个体经营户,从货源选品、资金扶持、商铺租赁等多维度赋能,为摊主提供全方位的经营支持,真正释放政策红利。
吴金艳还认为,南宁市可积极拓宽和升级小摊经济的形式和内容。“小摊出售的不仅可以是实物商品,也可以是服务和创意。如一些城市的网红‘创意市集’就是一群有才华的艺术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集体摆摊,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和创意,这其实也是小摊文化的一种升华。”吴金艳说。(记者 胡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