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李源清
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近年来广东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从制造中心向创造中心的蝶变。
集群发展逐鹿全球
6月,运载着一批自主品牌新能源商品车的“穗港汽车01”汽车滚装驳船,通过广州南沙海事处开辟的“绿色通道”,从南沙海嘉汽车码头出发,首航香港葵涌码头。今年以来,已有超3万辆的“粤车”在南沙港“登船”销往全球。
在汽车制造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广东正迅速“换挡”提速: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28.59%;同时,目前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涵盖整车生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其他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等环节,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全部领域均有企业布局。
越来越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不断吸引更多新项目落地。广东正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目标,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目前南沙正加快完善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产业集群布局,构建‘整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汽车零部件基地—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集群生态链。”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表示,南沙去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产值超过2000亿元,建成广汽丰田五线等产业链龙头项目,在国内率先形成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小马智行全国率先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而在肇庆,近年来成功引进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链主企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大关,进入全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城市50强,更提出2023年晋级广东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俱乐部成员,2025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抢占汽车“新”高地
一个个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的落地、投产,让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地,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自主整车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发挥“龙头”效应。
“这里是创新的起点,创新在这里扩散向大湾区并走向全球!”百度智能交通广东副总经理杨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20年阿波罗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落户广州开发区后就开展了“智慧+”车城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打造智慧交通“新基建”样板,从车路协同向“车、城、人”互联融合过渡。
“从技术层面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新材料、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颠覆性的技术广泛融合,正在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产业层面看,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车企竞争的新赛道,也成为大国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得益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前瞻性的创新突破,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正聚焦万亿级战略管理,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智能汽车,建设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技术。
进击新型储能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为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今广东已形成动力及储能电池、电池材料等较完善的产业链。
《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今年,广东更明确提出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在广州建设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和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
广州开发区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正是从引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开始的。今年6月,黄埔区引进广州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TCL中环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新建项目开工,将建成25GW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电池产品转化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的大环境整体向好,行业需求不断增加。”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对于广州而言,光伏产业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这里有适宜光伏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产业上下游建设也正趋于完善。
28个新型储能项目在广州开发区集中动工签约,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全球功率最大的商业化飞轮储能系统在佛山三水区顺利下线;百亿级新能源项目——埃克森新能源(珠海)储能电池项目在珠海金湾区正式落地……不难判断,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必将引领广州开发区加速打造新能源产业大区,推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