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振兴典型经验系列报道②
本报记者 王艳群 通讯员 邓祖体
“零工市场内有各种岗位可选择,只要肯干就不愁找不到工作。”7月6日,脱贫群众蒙夏夏在老乡家园靖西市零工市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开心地点赞道。
老乡家园是一个居住2万人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十三五”时期,靖西市有19个乡镇2万余名乡村群众“挪穷窝”走出大山,搬进老乡家园易地扶贫安置小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靖西市探索建立“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新模式,为解决脱贫群众灵活就业及做好易地搬迁安置发展“后半篇”文章,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靖西经验”。
A 平台搭建:求职用工零距离
眼下正值暑期就业高峰期,记者走进老乡家园靖西市零工市场,只见服务大厅内人头攒动,里里外外挤满了前来找工作的求职群众。市场工作人员耐心为他们进行登记、查找工作以及联系招工企业等就业服务。
“求职者可以在‘岗位超市’自助服务终端查阅招工信息,也可将自己的求职信息登记在册或输入系统供招工企业查询,实现求职用工‘双向查找’,一站式到位,方便快捷。”靖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罗兰梅介绍。
据了解,靖西市零工市场主要实行岗位超市、政策超市、创业超市、接待洽谈区、多功能工作区“三超二区”的工作模式,同时配备有信息化设施设备和专职人员,能全方位地为就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创业“一条龙”公共服务。如果现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求职者还可加入“零工市场微信群”,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时将岗位信息发送至微信群,直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我们已组建了2个微信公众号、11个微信群,参与人员近5000人,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帮助求职者实现灵活就业。”罗兰梅说。
靖西市零工市场在推动群众灵活就业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生产企业尤其是安置区老乡家园配套产业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7月6日,记者来到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只见一只只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绣球摆满了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打包销售。“我们共聘请了500多名居家灵活就业绣娘,她们都是公司从零工市场招聘上岗的,通过居家灵活就业帮助她们实现稳定增收。”公司负责人王秀芬介绍。据悉,在靖西市人社部门的指导下,该公司先后开展了1000多次培训,共发展了2000多名潜力绣娘,带动了500多名绣娘参与非遗绣球产业居家灵活就业,仅制作绣球一项收入可实现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为有效解决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士和部分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劳动者的就业难题,靖西市在打造零工市场的同时,还开创零工手工活就业服务,通过弹性用工模式引入手工活项目,让城镇零工人员和短期务工人员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就业,并对就业者提供免费上岗培训,同时满足企业用工双向需求。截至目前,靖西零工市场已为近5000家用工主体提供服务,为求职群众提供了近1.2万个工作岗位。
B 服务升级:打工歇脚两不误
“自从启用了零工驿站,我们总算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里面还免费提供茶水、棋盘和电视,我们边喝茶边看电视,坐等雇主上门,打工歇脚两不误。”在靖西市零工市场农贸驿站等客的货运司机陆海高兴地说。
靖西市零工市场农贸驿站坐落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区,这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自发形成了一个零工、散工较为集中的人力市场,其中又以从事运输、保洁服务的灵活就业人员居多。为了让他们有一个舒服的环境,靖西市在借鉴“零工市场”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在这里建起“零工驿站”。
建立零工驿站以前,货运司机们就在路边揽客,风里来雨里去不说,还影响交通秩序。“现在好了,建立零工驿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用工信息,群众搬个家具、运输水果什么的,只要有用工需求都会来这里找他们帮忙,收入也增加了。“罗兰梅说。
据悉,像这样的“零工驿站”靖西市共建有4个,当地在探索“零工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打短工、零工、散工的特点,在从业者的聚集点创新建设了育才、农贸、财富、华西4个“零工驿站”。“零工驿站”配备有休息座椅、免费饮用水、急救药箱等日常用品,具备求职登记、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功能,不仅为打零工者提供就业服务,更能为他们遮风挡雨,提供家一般的温暖。
截至目前,进驻“零工驿站”的用工主体共500余家,为就业群众提供了近4000个招工岗位,涉及家政保洁、酒店服务员、技工普工、快递员、水电工、泥瓦工、搬运工、运输、护理等多个岗位,促成2000人就业。
C 模式创新:就业创业双畅通
家住靖西市老乡家园的脱贫群众李科,在老乡家园“人社夜市”的“创业街”经营烧烤店,月收入超过万元,实现了从打工者到成功创业当老板的华丽蜕变。
每当夜幕降临,是老乡家园“人社夜市”最热闹的时刻,夜市摊上摆满了各种特色美食小吃、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着周边群众以及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购物消遣。
依托零工市场,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靖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举措,在老乡家园倾力打造“人社夜市”,开发就业街、创业街、培训街“三条街”,让广大劳动者利用晚上时间逛夜市找工作、摆地摊增加收入,促进易地安置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据了解,“创业街”为“人社夜市”最大亮点,主要有夜宵摊和自产自销商贸区等共183个摊位,面向群体多为老乡家园易地安置点的搬迁户,夜市创业街所有摊位均以公益性的形式免费给搬迁户们使用,进一步促进易地搬迁劳动力创业增收。李科则是创业街中生意最为火爆的一名创业者,他经营的烧烤摊,日均销售额达800元。
在老乡家园所在的康城社区内,当地每月都会定期举办“招聘夜市”,为用工企业和易地搬迁劳动力搭建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罗兰梅告诉记者,“就业街”创立以来,已陆续举办9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进场累计110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针对靖西新永胜集团等重点企业,靖西市人社局还专门打造招工用工“一站式”服务,通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为靖西市老乡家园配套产业园引进的各类企业解决企业招工难题。
与此同时,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靖西市还着重引进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鑫宝电子加工厂、新永胜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等9个帮扶车间和育才、实诚两大培训学校。依托“市场+商场+工厂”用工体系,配套设置“零工驿站”、“零工车间”,真正让进城务工人员、城镇零工人员、短期务工人员出家门即就业,实现“打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