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幽灵儿童”案备受关注。当地时间7月18日,韩国保健福祉部发布的“幽灵儿童”案全数调查结果称,韩国全国无户籍“幽灵儿童”已超过2100名,其中249人确认死亡,占比近12%。
“幽灵儿童”是指在医院有出生记录、但未登记户籍的婴儿。此次“幽灵儿童”事件不断升级发酵,其调查结果再次引发韩国舆论震惊,韩国各界也开始探究“幽灵儿童”现象频现背后的原因。
韩国“幽灵儿童案”始末
据韩联社6月22日报道,韩国检察院透露,韩国检察院从今年3月开始对保健福祉部进行定期监查,以观察韩国政府的福利体系是否存在漏洞。但在监查时发现,2015年至2022年出生的婴儿中,共有超过2000人出生后没有登记。于是检察院随机抽样了2000多人中1%的20多人,让警方和地方自治团体进行详细调查。
在对位于韩国水原市的34岁女性A某的婴儿进行样本调查时,检察机关发现,这名女子在2018年11月3日下午2时生下女儿,并在第二天将其带回家后勒死。2019年11月19日,她又诞下一名男婴,并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用同样的方式杀死了婴儿。
韩国警方称,这两名婴儿的尸体分别在冰箱里存放了四年零七个月和三年零七个月。嫌疑人称,把尸体存放在冰箱里“并没有特殊原因”。
韩国检察机关除了分析A某的数码追踪资料及医院诊疗记录外,还通过医疗咨询委托、尸检鉴定等,以A某在分娩当时完全没有为养育做准备等证据为基础,得出了这是计划好的谋杀的结论。
当地时间7月18日,韩国水原地方检察厅女性儿童犯罪调查部部长检察官崔罗英(音)表示,以杀人及藏匿尸体的嫌疑将“水原冰箱死婴案”的嫌疑人A某移交法院进行审判。
“水原冰箱死婴案”等未登记出生婴儿被杀害、遗弃的案件接连发生后,引发舆论震动。韩政府自6月28日起开始排查“幽灵儿童”问题。
韩媒还披露了警方近期侦办的多起涉及“幽灵儿童”的案件:
2019年4月,在首尔以南约139公里的大田市,一名母亲在生下孩子后疏于照料,三天没有喂养孩子,导致孩子被饿死;
2023年7月2日,韩国庆尚南道警方称,已向一名20多岁的男子和一名30多岁的女子发出逮捕令,原因是他们勒死了自己的孩子,并将尸体丢弃在庆尚南道巨济附近的一条河里。
从6月28日至本月7日,韩国保健福祉部和地方政府对2123起无户儿童案进行普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至2022年期间出生但未办理出生登记的2123名“无户儿童”中已确认249人死亡,占比达11.7%。另有1025人存活,814人有待进一步调查,其余35人为医疗机构误报。警方初步认定7名死亡儿童的监护人(共8人)涉嫌犯罪,已将相关案件送检。
“幽灵儿童”事件为何频发?
在韩国“幽灵儿童”全数调查结果公开的同时,韩国各界不禁思考“幽灵儿童”频频浮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据《首尔新闻》报道,韩国朝鲜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允信(音)今年5月发表了题为《遗弃婴儿、致死犯罪的法医学分析》的论文。金允信收集了2013年至2021年间遗弃婴儿和遗弃婴儿致死的91件判例,并对除上下级重复或缺乏详细信息的案件外,1岁以下婴儿为受害者的20件判例(遗弃致死10件,遗弃10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按年龄划分,遗弃婴儿时产妇年龄20多岁13例,占65%。其次是30多岁3例,10多岁2例,40多岁1例;按婚姻状况划分,产妇未婚18例,已婚2例。已婚2例中有1例是在婚外情中分娩,但另1例是夫妻怀孕和分娩,值得一提的是,这名与丈夫遗弃孩子的产妇,曾以经济状况为由两次遗弃婴儿。
据调查,这些遗弃婴儿的产妇往往出于两个以上的原因,最多的原因是“害怕生育事实被别人知道”(12件)。其中害怕被父母知道的情况最多,有7起。此外,还有家人(1例)、继父(1例)、配偶(1例)等。
遗弃婴儿的第二个原因是“因经济原因难以抚养”(8起)。20起案件中,只有1起被判处实刑,19起被缓期执行。与此同时,20起案件中有2起,即10%的案件再次发生了遗弃婴儿的犯罪。
该论文研究小组指出:“为了防止遗弃婴儿犯罪,我们社会应该制定负责任的性行为教育和考虑经济条件的根本政策性对策。应该积极介入不愿意怀孕和分娩的产妇。”
另有韩媒分析认为,“幽灵儿童”事件的大量浮现暴露了韩国出生登记系统的漏洞。
按照韩国《居民登记法》的规定,父母需要在孩子出生一个月内对其出生情况进行登记,但若违反规定,罚款也不过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7元),医院也没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婴儿出生情况。这意味着,如果婴儿没有进行人口登记,他们被抛弃或被杀害的事件都很难暴露。
韩国尚志大学社会福利学系教授朴明淑(音)表示,此次曝光的遗弃婴儿事件大部分是由未婚妈妈引起的,“应该发掘并保护这些孩子”。
朴明淑(音)表示:“希望从地区社会开始关注周围得不到保护的孩子。仅靠公共机关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官民一起合作、沟通,挖掘并发现真相”,“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认识,建立更完善的系统,使未婚妈妈等危机孕妇能够不躲藏地生儿育女”。
全面调查可行性渺茫
实际上,如果将全数调查对象扩大到2014年以前,类似的“幽灵儿童”事例可能会更多,因为“临时新生儿号码”是从2015年开始在韩国完全普及。
“临时新生儿号码”是韩国医疗机构为新生婴儿在出生申报前接种疫苗而赋予的7位数号码。新生儿家长首先用临时新生儿号码输入预防接种综合管理系统,之后申报出生后,再用身份证号码代替。
韩国疾病管理厅表示,虽然韩国从2009年就开始使用临时新生儿号码,但这一管理功能完善是从2015年开始的,因此,在此之前的数据很难准确统计。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崔慧英(音)也解释说:“2014年以前,由于临时新生儿号码缺乏管理,导致了重复登记及监护人登记错误,因此计算数据信息不准确。”
举例来说,韩国京畿道公布了在系统中只留下临时新生儿号码的2014年以前出生儿童的现状,2009年至2014年,未申报儿童为3454名,比2015年至今8年的624名要多得多。京畿道对此表示:“以前可能存在管理不善的地方。”
韩国部分专家强调,需要努力发掘在此次全数调查中尚未确认的更多的未申报儿童。但韩国保健福祉部第一次官李基日在上个月公布全数调查计划时,曾就是否扩大调查对象表示:“将以两千多人为对象进行优先调查,然后观察各种情况。”
韩国政府积极修法
为了弥补韩国出生登记系统的漏洞,当地时间6月30日,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通过实施出生通报制度的《家族关系登记法》修正案。根据新法,医疗机构负责人须在婴儿出生14天内向健保审评院通报。如果父母未在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内为其办理登记,各级政府官员须通知母亲等申报义务人在7天内登记,逾期仍未登记时,将经法院许可由登记机构行使职权办理登记。但该法案没有写入对未通报出生医疗机构的处罚条款。
当地时间7月18日,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加大对杀害和遗弃婴儿的处罚力度,废除量刑较轻的杀害婴幼儿罪,转而适用一般杀人罪的刑法修订案,刑量最高上调至死刑。这是韩国70年来首次修改相关法律,修正案将在6个月后正式施行。
另外,韩国保健福祉部还计划积极支援韩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以便在出生通报制于明年7月实施时,能够同时引入保护生育制。保护生育制是允许孕妇在医疗机构不透露实名的情况下分娩,儿童由地方自治团体进行出生登记和保护措施的制度。有关出生的记录将移交公共机构永久保存。
除此之外,为了不让未婚妈妈等“危机孕妇”放弃养育,韩国相关部门正在联合准备加强怀孕、生育、养育支援的方案。
李基日表示:“未来我们计划持续确认处于出生未登记儿童保护死角地带的儿童的下落和安全。通过制定危机孕妇支援对策,从根本上解决保护生育制的法制化,支援所有出生儿童的安全成长。”(刘旭 万佳欣)